长三角船检通检互认利民利企
5月27日,芜湖籍内河船舶皖鸿运8568在我市完成年度检验发证,这是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启动以来,首艘在安庆享受该便利举措的外市籍船舶,这也标志着安庆全面开启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工作。
(《安庆晚报》5月30日)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内船舶流动性增长明显,地方船检机构前往异地检验频次逐年上升。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通检互认,有助于优化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让船舶在更广阔区域内自由航行和运营,吸引更多航运企业和船舶在长三角区域共享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繁荣。
长三角一体化通检互认,是指在长三角区域内,安徽、江苏、浙江三省和上海市的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可就近向长三角区域范围内营运地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或临时检验,营运地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签发船舶检验证书、文书,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中国船级社和各直属海事局对该证书、文书应予认可,从而实现船舶检验服务便民高效,大大提升了船舶检验为民服务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
长期以来,大多数长三角区域航行船舶在营运期间需每年在特定时期返回船籍港接受船舶检验,或由船籍港船舶检验机构指派验船师远赴船舶营运地进行检验,然后船东再自行回原籍地领取检验证书。这种传统船检模式必然影响船舶正常营运,给航运企业带来较高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开展长三角船舶检验互认,为过往船舶提供“就近检验、就近发证”便民服务,是构建“协调联动、共建共享”区域合作新格局的重要成果,也是船舶检验领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生动实践。
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引领下,长三角船检合作已得到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广大船东和相关部门的广泛赞誉。推进长三角船检一体化工作,既是解决困扰船检工作难题的实践需要,也是为广大船东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船检服务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