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支持生育政策多起来
生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幸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提振生育意愿,我市推出这一方案,向社会传递出鼓励信号,缓解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这一真金白银的生育补贴政策,对生育成本而言,不多,但作为一项公共补贴福利,可算是额度高、诚意满满了。确实,自进入“老龄少子化”社会后,如何因地制宜,针对群众生育的痛处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从而达到提振生育意愿的预期,已成为急需解答的关键命题。
当然,一个地方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取决于多种因素,生育状况仅仅是变量之一。生育补贴制度能否扭转人口下滑趋势、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待长期观察。不过,生育补贴确能实实在在地为家庭减轻负担,也能为支持育儿政策多起来开个好头。
出台生育支持政策,企业和社会也要发力。企业作为相关配套措施的重要执行主体,在鼓励生育方面要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虽然已有企业在生育假期上予以支持,也愿意付出真金白银的奖励,但现实中仍有不少企业把员工生育视为负担,认为女员工生育时间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进而让女性遭遇就业困境。
其实,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执行生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量力而行地给员工额外增加一些“生育福利”。如女员工产假,在国家标准上,第一胎加3天,第二胎加5天,第三胎加10天。这样的安排不仅给员工增加了“生育福利”,也让企业的管理更人性化,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更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大增,这本身就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
相比育儿补贴,发展托幼服务的惠及面显然要更大,这能缓解3岁以下婴幼儿无人看护的难题,解决大多数家庭面临的困境。相信随着社会资源的介入和支持,很多家庭的育儿信心也会大增。
鼓励生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针对生育的“痛点”,综合发力,让支持生育政策多起来,以多因素形成相互强化的协同效应,方能对家庭的生育决策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要持续发好放育儿补贴,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以解决实际困难,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让人们能生、敢生;还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愿生、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