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迎江区->正文

迎江区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花样”翻新“村”游业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今年国庆假期,迎江区的乡村,除了美景,还多了许多新业态,如骑行新洲岛、漫游龙鳞沙滩、玩转户外探险乐园;打卡花溪谷、在花园烧烤、在猫咖撸猫……这些新业态是城市的延伸,乡村的拓展,更是乡村振兴的见证。

  近年来,迎江区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和长江文化,打造长风沙番茄谷、长风沙花溪谷、新洲长江渔业生态岛等特色项目,加速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亮点不断涌现,乡村魅力不断绽放。

  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10月9日,虽然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但在长风乡将军村长风沙花溪谷,仍有一波接一波的游客前来游玩。“项目自10月1日开始试营业,国庆假期日均游客达三四千人次,现在也还不断有散客和团体来电问询。”花溪谷项目运营负责人孔妍妍说。

  走进花溪谷,仿佛走进了一个彩色的童话村庄,每一幢房子都有自己的颜色。村庄里遍布小花园,角角落落里都是盛开的鲜花。游客们在长风沙诗词碑廊品赏碑刻,在猫咖馆撸猫、喝咖啡,在各色花园里拍照、打卡,在园艺超市挑选鲜花、绿植。

  “我们的项目沿着贯穿村庄的花溪打造。在溪流两侧,我们盘活了9栋闲置的民房,打造花园餐厅、花园猫咖、婚纱摄影基地、花园民宿等业态;我们还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建设了花园和花圃;此外,我们还建有以花卉为主题的研学基地。”花溪谷项目运营负责人孔妍妍介绍,项目占地500多亩,横跨将军村6个村民组,是一个集花卉产业、生态农场、文创中心、主题民宿、休闲营地、特色餐厅、亲子研学、主题摄影、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综合性农文旅项目。

  花溪谷项目不仅美化了村庄的环境,也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57岁的村民方秀兰日日在花溪谷上班,不仅学会了种花,还学会了制作奶茶,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花街的15户农户,利用园科公司提供的花卉种苗和技术,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还增加了收入。项目建成后,预计能带动100余人就业,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在长风乡新义村长风沙番茄谷,温室大棚里,一排排无土栽培的番茄苗长势喜人,藤蔓上开满了黄色的花朵。“这批番茄到10月底就能成熟,主要供游客采摘。”该基地工作人员江萍介绍,今年番茄谷开放了21亩大棚供游客采摘番茄,春秋两季,能持续6个月,每到周末,能吸引近千游客前来采摘。

  长风沙番茄谷三产融合项目占地1000多亩,总投资11.3亿元。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9月建成开园,占地135亩,建有玻璃温室大棚、西班牙日光大棚和鱼菜共养水塘等,除用于番茄种植,还开发出了采摘、研学等项目。目前占地998亩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二期主打“农文旅”融合发展,将建设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科研种植基地、长风沙农文旅融合休闲区等,让游客充分感受到田园生活的乐趣和现代农业的魅力。

  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近年来,长风乡依托临城近郊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让村民过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生活。

  江心岛变身旅游岛

  国庆假期,新洲乡亦是游人如织。游客们在南康路骑行、在天然村露营、在南木村住精品民宿,充分感受“江心宝岛”的魅力。

  干净整洁的彩虹路、修缮一新的民房、柔软的银色沙滩、广阔的江面,这是改造后的长江岸线南木段的景致。国庆假期,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拍照、打卡。

  2022年,新洲乡启动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及乡村振兴项目,今年3月,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南木段完工。改造后的长江岸线南木段很快便凭借洲头、外滩、龙鳞状沙滩、休闲步道等景致,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登岛游玩。

  游客越来越多,新洲乡也结合自身特点,打造了一系列景点,以点串线带动全域文旅发展。

  天然村盘活利用荒地树林、引进专业露营公司打造户外探险乐园,开发出草坪露营、沙滩露营、台球、射箭、垂钓等多种业态。国庆假期,该营地还策划了挖红薯、磨豆浆、搭建庇护所、星空探测等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吸引了1000多名游客前来游玩,实现营收30多万元。

  南木村将闲置的南木小学改造成民宿,引进专业酒店公司设计、建设、运营,打造集长江文化体验、高端康养、江豚文化产业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民宿。今年国庆假期,民宿吸引了来自合肥、江浙沪等地的游客前来入驻,10月1日到5日,天天都是满房。

  新洲乡还充分挖掘水资源优势,引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安庆试验基地,建设长江水生生物保种中心、科研基地、水生生物资源长江下游部级监测站和水生物博物馆和文化体验馆,打造“产学研游”一体的生态旅游综合体,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眼下,迎江区正依托乡村资源,围绕多功能拓展、多业态聚集、多场景应用,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出最具迎江特色的“农业+”片区,打造“百里长江”安庆迎江沿江乡村农特旅游带,积极融入大黄山建设中。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