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庆篇章->正文

“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仓廪更实 产业更兴 乡村更美

  “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的谆谆嘱托,让530万安庆儿女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激荡起全市广大干群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感恩奋进,以实际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庆篇章。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安庆拥有耕地面积530余万亩,是国家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安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减损耗。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2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品牌粮生产面积超320万亩;粮食年总产量约200万吨,实现稳中有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倍受鼓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永生说,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必须要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当下全市各地正扎实做好秋收秋种,聚焦稳产保供,因地制宜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将我们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在安庆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陈时彪说,作为“宜粮人”,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全面推动粮食工作向纵深发展,致力推进现代粮食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构建,全力以赴打造江淮地区的优质粮仓;持续完善支持政策,强化服务意识,紧密围绕种粮农民需求,优化收购程序、提升服务品质,确保农民卖出“舒心粮”“放心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安庆光热资源丰富,再生稻产业潜力巨大,潜山市从2020年开始出台奖补政策,逐步加大扶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再生稻产业发展迅猛。

  潜山市黄铺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三级研究员张焰明说:“多年实践表明,高质量发展再生稻产业是一条提升粮食产能、增加农民收入有效途径,也是一项大力发展绿色稻米、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10月下旬,岳西县6万亩高山茭白收割已结束,今年该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较去年稳中有进,  且每斤价格较去年高出20%,丰收成定局,预计总产值3.8亿元、较去年增加3000万元。岳西茭白,首推主簿。经过多年发展,主簿茭白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出口非洲,成为该镇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指引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岳西县主簿镇党委书记余明高说,要切实把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的坚定信念、澎湃动力和显著成效,具体到主簿镇,就是要扎实推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

  “今年全镇种植茭白7800亩,预计产值6000万元。”余明高说,该镇通过茭鱼套养、“茭芹轮作”等模式,实现了“一地多收”。目前还依托省农科院研发团队,研究推广茭白丝、茭白酱、干茭白等精深加工产品走向市场,延伸茭白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城乡融合,离不开产业发展。近些年我市坚持向精深加工要效益,持续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大力实施“摇钱树”工程,构建“一县一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岳西翠兰茶叶、怀宁蓝莓、天柱山瓜蒌籽、望江中华鳖等一批安庆名优农特产品在全国叫的响、卖得好。

  在怀宁,8.8万余亩蓝莓绿了一方、富了一方,目前该县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集聚蓝莓种植企业200余家,引进培育蓝莓深加工企业10余家,形成了“一县一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将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以实际行动推动蓝莓产业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怀宁县黄墩镇副镇长胡浩说。

  在桐城黄甲镇,“一片叶子、一棵竹子、一根棒子、一包药材”特色产业农特产品年产值超2亿元。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做好“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利用“飞地”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同步打造集食用菌研发、分拣、包装、储藏为一体的农特产品贸易中心,年栽植食用菌300万棒,带动周边70余名群众务工。

  黄甲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宋辉说,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深度挖掘本土谦和礼让的文化故事,融入旅游体验,让游客感受独特文化魅力,构建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农文旅融合模式,带领山区群众走上富裕、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在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近些年通过“错季作业+多元增收”,建起了辣椒基地,让原本以菊花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年集体收入净增50万元,并带动了一批村民增收。

  “我将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富民产业,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黄梅村党委书记张平说。

  近年来我市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目前已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家、全省第1;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3家、全省第1;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全省第2;有效认证绿色有机地标产品1183个、全省第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1300亿元;年集体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数量超750个,占行政村总数半数以上,数量居全省前列。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金秋时节,雷池大地,处处可见干部群众一起清理垃圾的画面,处处呈现干劲满满、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

  望江,坐拥“一江两湖”(长江望江段、武昌湖、泊湖),平原丘陵面积占比大,农业生产生活高度融合,这使得该县环卫压力较大。为切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该县今年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域开展“清洁望江”行动,打造和美宜居人居环境。

  “总书记考察安徽意义重大。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以赴,做好‘清洁望江’行动,以我们的辛勤指数换取全县的清洁指数。”望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檀朝清说。

  近年来,我市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村要自然、镇当城建、县城现代”理念,以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引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农民建房三年专项行动成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全市共建设省级中心村977个,累计建成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789个,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7个,省级82个,获批省级以上传统村落60个,其中国家级23个;44个村同时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全省第2。

  深秋时节,迎江区新洲乡的“彩虹路”使得原本单调的黑色路面变成了“小清新”,成为游客的打卡地。该乡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以“半日乡村半日城”的“安庆后花园”为方向,以生态为底色,聚焦田园风光,打造“生态岛、旅游岛、幸福岛”。

  “总书记考察安徽让我们基层一线倍感振奋,倍增信心。”新洲乡党委书记杨林江说,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创新之为”助力“乡村之强”,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稳步推进一大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努力打造“养心之地、灵感之洲”。

  近年来,我市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广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得广大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