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动卫生健康领域重点工作提质增效
11月21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市卫健系统聚焦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市立医院东院区、市一院龙山院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县级医院能力提升项目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上海同济医院安庆分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升级;学科建设日益增强,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省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2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69个,市级中医优势(特色)专科18个;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推进三级医院创建,全市已有11家县级医院通过三级医院执业登记。
分级诊疗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全市建成14个由县级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市区三家三级综合医院积极与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
探索创新亮点纷呈。围绕“居民生病少、医生收入多、基金支出稳”的改革目标,在全市开展慢性病按人头总额付费改革试点,并探索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度融合。打造癌症早诊早治暨慢病防控“安庆模式”,2023年我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总评分位列全省第一。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怀宁荣获长三角“卫生健康治理最佳实践案例”。持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岳西创成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县,我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优秀试点市。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发挥全市头部医院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安徽省区域心脑血管、血液、肿瘤等3个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加快三级专科医院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加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和临床服务“七大中心”能力建设。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市县两级转诊会诊服务中心,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实现转诊会诊“一站式”办理,进一步提高患者转诊转院的便捷性;建立“转诊病种白名单”制度,落实分级诊疗,力争做到“小病在乡村,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重大疾病不出省”。
因地制宜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简化审核程序,重点调整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稳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统筹“三医”政策衔接,稳定按病种付费住院患者占比;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严格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提升医疗联合体建设成效。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进一步推进县委卫健工委建设,落实医保基金打包预付,规范医保基金拨付结算流程,统一医共体内财务管理,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持续加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三合”机制。推深做实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示范。以省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示范建设为抓手,探索以市带区、区社一体、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人员、服务、运营、信息、绩效一体化管理,双向转诊、主动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加快促进中医药领域改革创新。加快中医医院技术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全市中医院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扎实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形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推进全市基层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推动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中药药事管理模式。推动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能力升级,进一步优化中药饮片采购配送模式,全力保障基层群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