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传清:走进胡寄樵艺术馆
胡寄樵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走进胡寄樵艺术馆
安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精英辈出。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久仰安庆胡寄樵先生大名,只是遗憾在其生前无缘恭请赐教。今年初秋,我在马鞍山接待了《同步悦读》文学平台上的几位安庆文友,期间认识了胡铭,向他表达想去安庆参观其父胡寄樵艺术馆的愿望,胡铭当即表示欢迎。
才过白露,我到安庆参加《同步悦读》线下笔会,又一次来到美丽宜城。按照会务安排,组织方将带我们参观迎江寺、乔延读书处、英王府等文化名胜……但这些不是我此行的重点,我将去胡寄樵艺术馆,一睹大师书画真迹。
天空飘着丝丝细雨,高井头路边的落叶在脚下发出沙沙响声,感觉到这个闹市蓦然安静下来。胡铭早早站在路口等候,引我走进路边二楼展馆。艺术馆分为两个展厅,展示着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约五十余幅,隶书、行书、草书,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宗林陈之法,临池奏刀自出新意(余龙生序言)。”再往里走,左边玻璃墙壁里陈列着先生生前用过的文房四宝、出版书籍、见于报刊的文章等。展室里有个隔断,为书画室兼会客厅,恍惚间犹见先生会客、创作书法的场景。
胡寄樵先生(1937—2015),安徽绩溪人,胡开文六世孙。先生博古通今,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文物鉴定家、史学家、考古研究员,生前曾任安庆市博物馆第五任馆长,为安庆市乃至全省文博事业发展及书画艺术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受人们敬重。先生艺术馆的建立,旨在永久性地展示先生的艺术成就,并通过展示其作品、书籍和艺术成果等,促进古城文化艺术的世代传承。
胡寄樵先生乃草圣林散之先生得意门生,以我个人的视角观察,散老似乎对胡寄樵先生偏爱有加,我在艺术馆陈列的作品、文章和遗物中仿佛找到了答案。胡寄樵先生书法作品有散老的风韵神采,而非简单形似,他的作品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观先生的真、草、隶、篆,字字有出处,线条有风骨,作品间架结构、章法布局已通神游之境。先生通甲骨、大篆钟鼎文,这为他的篆刻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艺术孜孜不倦地求真追求让我感受至深,油然心生深深敬意。当我几次靠近挂在厚厚玻璃幕墙里的先生照片时,那饱满天庭、睿智眼神和满面笑容,让我感受到他的无穷智慧和魅力。我仿佛听到先生在和我缓缓聊天,教导我多看书、勤临碑帖,多与古人对话,在师法传统的基础上再融会贯通,找到自我。
胡寄樵先生不仅精于书法篆刻,他的画也非同一般,笔墨里有黄宾虹的味道。先生文笔也十分了得,橱窗里陈列的先生部分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论文,让我联想起歌德曾说过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流。”
那天下午,我徜徉于先生艺术馆,反复观摩不忍离去。一时心动,竟班门弄斧,拿起毛笔在桌面册页上写下了“遗风尚存”四字。先生的一对儿女,陪我在馆里度过难忘的两个小时。临别之际,胡铭还送了我两本书,一本是由已故著名书法家林筱之先生题写书名的《纪念胡寄樵先生文集》,另一本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胡寄樵书法篆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