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糕点明起禁用脱氢乙酸钠
记者走访:本地食品企业已做出调整安排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施行。新版标准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包括脱氢乙酸、脱氢乙酸钠)在面包、糕点等7类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并将其在腌制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从1克每公斤,下调为0.3克每公斤。安庆市场上的面包、糕点使用脱氢乙酸钠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祥和路一超市内部分食品标注去除脱氢乙酸钠
个别食品配料表上标注添加脱氢乙酸钠
部分食品含有脱氢乙酸钠
2月5日,记者在祥和路一家超市面包专区看到,二三十种面包整齐摆放,其中,部分面包食品的食品添加剂标注含有脱氢乙酸钠。
“我们还没有接到含有脱氢乙酸钠添加剂的食品下架的通知,后续如果要下架的话,我们会根据国家标准逐步下架。”超市面包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店内含有脱氢乙酸钠成分的商品均是安全的,“如果不放心,市民可以选购未添加脱氢乙酸钠的食品。”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面包和糕点如果添加过量脱氢乙酸钠会对人体有害,所以选购面包时格外关注是否添加了脱氢乙酸钠。”正在选购面包的江女士说。
文苑路附近一家面包店内,不少市民在选购面包。记者随意挑选了五六种面包查看,发现一款红豆蛋黄酥糕点的添加剂里有脱氢乙酸钠。关于添加脱氢乙酸钠的食品是否会下架,店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我不是很清楚,是否下架主要根据门店领导的安排。”
随后,记者走访了城区部分超市、面包店发现,还有少部分面包、糕点食品添加剂中含有脱氢乙酸钠。
应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脱氢乙酸钠是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是防止微生物增殖,延长食品保质期,属于食品防腐剂。用在预包装的糕点、面包等加工产品中,能起到延长保质期的效果。新标准删除了脱氢乙酸钠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等7类食品中的使用规定,但还允许用在腌制蔬菜、发酵豆制品、熟肉制品和复合调味料等食品中。
安庆师范大学食品与生化教研室主任胡婷告诉记者,新国标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黄油和浓缩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预制肉制品、果蔬汁(浆)7类食品中的使用规定,主要是相关实验数据证明,如果长期摄入脱氢乙酸可能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烘焙产品消费量明显增多,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含量就需要重新考量。
“腌渍酸菜在日常饮食中占比不太大,所以只是对最大限量进行降量调整。”胡婷说,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应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脱氢乙酸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相对较小,风险较低。
已组织食品企业进行培训
新标准2025年2月8日开始施行,我市食品生产企业是否已进行了相关调整?
“我们已经接到了面包、糕点里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添加剂相关的通知,并且进行了相关业务的培训。目前店内含有脱氢乙酸钠产品已通知下架,正在调整其他可以用的食品添加剂。”麦陇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祝龙介绍,麦陇香非常重视安全问题,接到通知后立马做了调整安排。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黎斌告诉记者,市场监管部门前期已对城区面包、糕点生产企业就新国标标准要求进行了培训。“过渡期主要是提醒面包、糕点生产企业做好调整其他可以用的添加剂的准备,同时,在过渡期内按照新标准设计新包装,通过合理安排提前消化旧包装,确保2月8日前已上市产品销售完毕。”黎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