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春潮涌 乡村满目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怀宁县月山镇复兴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以新产业为笔、以发展为墨,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富农春潮”画卷。如今的复兴村,直播间、咖啡馆、太空舱民宿、艺术村庄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直播带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正引领着复兴村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怀宁县月山镇复兴村杨八房自然村庄新貌。 复兴村供图
艺术乡建扮靓复兴村
山体文化墙、民俗风情实物展示墙、百米山水画长廊、非遗文化展馆、乡村艺术空间……3月11日,漫步在复兴村,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在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中,复兴村邀请艺术家进村,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用艺术眼光和手法美化乡村,为乡村注入了新活力。
首先迎来“蝶变”的,是复兴村有着400年历史的杨八房自然村庄。“杨八房,古村第,明清时已建立。”明清时期,杨氏先祖长薰公迁居于此,拓荒扩土、成家立业,将八个孙子分成八房,总称为杨家八房。而今,这里仍居住着杨氏后裔200余户、600余人。
曾经的杨八房是个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便,道路狭窄,坑洼不平,随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推进,如今的杨八房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村口,古色古香的门牌上写着“日栖八房”四个大字。左边山体被装饰成文化墙,详细记载了杨八房的由来。村庄内,几幢青砖灰瓦的老房子,被修缮一新,改造成了“云栖茶社”(茶舍)、“悠然小居”(农家乐)和“竹隐君宿”(民宿)。居民家的墙体上,或是彩色墙绘,或是几句小诗,“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不经意瞥见,只觉耳目一新。村道边、空地里,遍栽桃树和梨树,此时节,白色、粉色的花朵开得层层叠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拍照。
离开杨八房,来到马塘组,又走进了另一处艺术村庄。
村庄入口,是一条200米长的山水画廊,前段是百米山水长卷,画的是怀宁的美景,如百子晴岚□、石门秋泛。后段是书法作品,是怀宁诗词协会的会员们为复兴村写的一些诗词。“这些都是怀宁县美术家协会的老师们免费为村里画的,画了好几个月时间。”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查正严说。
除了山水画廊,艺术家们还在村庄内打造了一座民俗风情实物展示墙,墙面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每个节气都有一幅对应的画作,如立春,画的便是村民们在田间兴修水利的劳作场景。每个节气画作间,还留有一处处空格,用来展示与节气相关的农耕器具,让人更直观地认识节气和农事。
在民俗风情实物展示墙边上,还建有采摘大棚、非遗展示馆和乡村艺术空间、太空舱民宿。“这是我们打造的马塘艺术村庄,以非遗文化和农耕体验为主题,其中的非遗展示馆是专为民间各类非遗文化传承人提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创作、展览销售的空间。”查正严介绍,乡村艺术空间是由老旧民房改建而成,保留着原有的石墙和青砖墙,主要为入住民宿的客人提供文艺沙龙和团队研讨、培训等服务。
看着村庄里的艺术气息日益浓厚,周边的居民也纷纷响应,将自家的院墙砌得既美观又有艺术感。整个村庄,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艺术元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新产业涌动富农春潮
“单靠艺术能吸引来多少游客?”面对记者的疑问,查正严笑言,“我们靠的可不只是艺术,还有‘三园五基地’。”
当前,总投资10亿元的野生动物世界旅游综合体项目已在复兴村开工建设。该项目以动物园、游乐园、植物园为主体,以科普研学、山地运动、乡村民宿、田园康养、318国道旅行服务“五基地”为支撑,并融合夜间游娱项目,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知名景点。
“这条路便是通往‘三园五基地’”。查正严指着民俗风情实物展示墙前的道路告诉记者,在此处打造马塘艺术村庄,正是为野生动物园项目做配套服务,这也将开启复兴村发展农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曾经的复兴村,靠采矿为生,一车车砂石骨料被运走,一座座绿色山头消失,“生态账”越欠越多,村民的日子越采越穷。面对困境,复兴村积极探索,寻求突破。
2008年,当上复兴村村委会主任的查正严率先关闭了自己年收入百万元的采石企业,承包了村里5000亩山场,在荒山上干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如今,“石头山”上长满了广玉兰、红叶李、马褂木、紫薇等树木,靠着这些“绿色财富”,复兴村荣获“安徽省森林村庄”,查正严也被推选为村书记。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查正严又带领村“两委”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在田地和山场上蹚出致富路。
复兴村与湖北农科院合作,种植控糖大米400余亩;种植红薯1500余亩,并建设8000余平方米的薯类加工厂,发展红薯经济;流转1000余亩山场,沿着黄梅山发展蓝莓200亩、果园200亩、黄茶600亩,让游客进村后可以体验春采茶、夏摘果的乐趣。
此外,复兴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还流转了20户闲置宅基地发展民宿、农家乐、茶室、烧烤、美食院落、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该村不仅搭建了村级直播间,还聘任抖音讲师查军进村担任运营总监,运营抖音直播间和“复兴印象”“复兴悦选”两个抖音账号,通过“短视频+直播”宣传推广复兴村。
“我们的账号保持日更,拍摄的是村里的产业、风貌和故事,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复兴村,并慕名前来游玩。”查军说,村里的路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设施也越来越齐全,每到周末,就会有很多游客来村里骑行、徒步,喝咖啡、吃烧烤。
村里产业遍地开花,让村民实现了“田头有活干,村里有班上,家门口有钱赚”。“削红薯皮、施肥、摘蓝莓等,在我们村,只要愿意干,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年都能挣两万多元。”查正严说,2024年,复兴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07万元,带动周边村镇500余人常年实现就业。
昔日“矿山村”,摇身一变成为“艺术村”“文旅村”,查正严表示,复兴村将持续走好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发展路径,今年还将谋划将闲置空地开发成共享菜园、将池塘流转来打造垂钓基地、整理出一块大草坪打造露营基地等,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