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新农人 新活力

  昔日“雁南飞”,今朝“凤还巢”。近年来,随着“双招双引”工作的深入开展,桐城市青草镇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一批走南闯北的青草人携带多年在外地创业积累的技术和资金,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催生“归雁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14 拷贝.jpg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陈曦在公司生产线上查看生产设备。 通讯员 彭思齐 摄

  推介“土货”直播忙

  连日来,桐城市青草镇中楼村新开业的桐城市老青草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直播间里人气旺,主播轮番进行即兴表演和产品推介,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的“土货”推介电商直播精彩呈现,吸粉无数。

  “品文都韵味,悟礼让之美。”桐城市老青草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直播间成了青草镇土特产的“盛宴”,酥香色润的火烘肉、红红亮亮的小河虾、极具青草特色的干泥鳅、独具风味的腊鸭……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购买。“好品抢不到怎么办?优品错过了怎么办?”该公司负责人兼推介主播聂淑晴在回答网友困惑时说:“我们每天直播两场,每次会上架一些新产品,之前卖得好的产品我们也会重复给大家在线上售卖。”

  桐城市老青草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一个专门经营干泥鳅的小作坊,由中楼村寿成组村民汪春辉创办。其产品因线下销售和生产场地限制,一直无法扩大生产。2023年,青草镇市场管理所帮助汪春辉搭上了“个转企”的快车,成立了公司;青草镇政府为其公司扩大生产协调土地,申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23年11月,该公司装修一新的新车间正式投产。

  汪春辉的儿子汪自强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返乡的汪自强和爱人聂淑晴通过参加电商培训和刻苦自学,很快成为新媒体直播的“卖货人”,并注册了自己的抖音号和视频号,专门销售青草镇的土特产品,目前每日销售额近2万元。汪自强、聂淑晴夫妇现已接手桐城市老青草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现在好了,有了新建的标准化生产场地,公司也获得了生产许可证,直播的时候可以直接上链接,观众购买我们的产品更方便了。”聂淑晴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随着汪自强、聂淑晴这些“新农人”的加入,电商销售逐渐成为青草镇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支撑。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让青草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畅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

  创办企业当“龙头”

  陈曦,是一名普通却不甘于平凡的“90后”,17岁考入江西财经大学,23岁成功取得会计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与爱人一同前往深圳发展,入职世界500强公司从事金融工作。

  2021年,桐城市委、市政府统筹一切资源、动员一切力量、穷尽一切办法,深挖在外人才资源,以求发展破局之策。在乡情的召唤下,2021年,陈曦毅然辞去高薪的金融工作,从深圳市回到“中国口罩名镇”桐城市青草镇,进驻“安徽安健产业园”开启创业之路。

  在后疫情时代,口罩价格回落、销量下滑,“口罩经济”如何爬坡过坎走出窘境?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向“新”成长的必由之路。经过充分论证,陈曦决定利用青草防护类口罩加工优势作为“敲门砖”,与行业内知名企业以代工形式展开合作,在合作中磨炼企业自身的“硬实力”。为此,陈曦带领团队四处联络,成功拿到了稳健医疗、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代工订单。“下一步,我们将走好品牌化之路,促进产品类型差异化发展,同时推动企业走链条式发展之路,转型升级,助力青草镇安全健康防护用品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陈曦告诉记者。

  有了第一桶金,陈曦对企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蓝图。安徽省汽车产业链日渐成熟,桐城市也将汽车零部件定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陈曦决定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大中型企业展开合作,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

  “认准了就干”,陈曦开始接触吉林省头部民营企业长春旭阳集团,通过接近一年时间的商业谈判,最终于2023年9月成功签约,安徽旭阳花蕾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落户青草镇。该项目由重庆旭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安庆花蕾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安徽旭阳花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规划未来5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约定亩均税收每年不低于10万元。该项目的正式签约,标志着青草镇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防护用品、刷业制造、汽车零部件“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快车道”。

  安徽旭阳花蕾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拟使用青草镇约4.5万平方米厂房(分期提供),主要从事汽车顶棚、地毯、前围、行李箱、轮罩、电机包裹等声学软内饰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等。后续随着订单的获取,将逐步加大投资,力争年销售额达10亿元。

  陈曦从2021年开始创办企业,已吸纳200多名工人就业,惠及15个村的村民。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他的企业与青草防护用品协会一起,为青草镇公益事业捐款超过350万元。

  “一个新兴产业的成功启动,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加速集聚,青草镇的产业形态、产业格局必将随之改变。”陈曦介绍,安徽旭阳花蕾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于2023年9月启动建设,目前已有三家汽车内饰公司成功签约并投产。“我们还与安徽花蕾拓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亿元、年产30万套汽车座椅面套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这将为青草镇汽车零部件产业特色集群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归雁”领航振兴路

  阳春三月里的青草镇梅城村,缝纫机声与春耕备耕的喧闹声交织成乡村振兴的乐章。在正熙服装厂车间里,黄徐明正指导工人赶制订单,这位从青岛归来的创业者,去年在家乡建起现代化服装产业网络,带动60余名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

  乡情牵动创业归途。2019年的春天,一通来自家乡的电话改变了黄徐明的人生轨迹。“村党总支书记汪斌每月都给我讲政策、聊发展,说村里新建了标准厂房。”这位在青岛打拼20年的服装企业主,最终带着技术团队和客户资源回到梅城村。在村“两委”专班服务和支持下,从厂房租赁到证照办理仅用15天,正熙服装厂便落地生根。

  正熙服装厂生产高端服装,要求工人日均处理200个精密线头,技术门槛高,面对人才瓶颈,黄徐明创新“1+N”分布式生产模式,即在梅城村“两委”的支持下,企业以总部为核心,在桐城市区、怀宁县城等地设立4个卫星工坊,采取“总部集训+远程指导”方式培养技术工人。

  数字赋能,传统制造焕发新活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黄徐明开辟电商新赛道,他与“简书”平台合作开发设计师联名款,通过数字化定制系统实现72小时快速打样。2024年,正熙服装厂产值大幅增长,产品合格率连续36个月保持100%。“目前,我们正在筹建智能吊挂系统,今年产能预计提升40%。”黄徐明展示着手机上的生产实时监控系统。

  在正熙服装厂的带动下,近两年梅城村新增2家返乡企业,形成服装配套产业链。青草镇党委书记王建海介绍,目前,全镇已建立“创业管家”制度,为返乡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仅2024年就新增返乡创业项目17个,带动就业300余人,助力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汪秀兵 通讯员 黄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