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经济”如何四季长红?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入春以来,安庆各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各个赏花景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赏花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催生出了令人瞩目的“花经济”。花期过后,“花经济”又该如何持续下去?显然,让“花经济”突破季节限制,从“春日限定”到“四季长红”,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今年春季油菜花盛开期,位于迎江区长风乡的长风沙花溪谷游人如织。 全媒体记者 徐火炬 摄
以花为媒
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金色花海,活力望江。”3月22日,今年的望江县第九届油菜花赏游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推出了长江岸线洲地、武昌湖湿地、香茗山山地、环岚杆湖4条赏花主题游玩线路。除赏花外,望江县还举行了油菜花摄影采风行、名家写生创作、花海骑行等活动。4月20日,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在望江县高士镇,安徽省宝天农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天保种植油菜近5000亩,除高士镇外,还覆盖多个乡镇。油菜花盛开期,每天都有游客到他的基地赏花“打卡”,参观生产车间,看看油菜籽如何榨油。“我们用榨出来的菜籽油现场制作小蒜粑、圆子,供游客品尝。游客们有得看、有得吃,我们的产品也卖得好,菜籽油、芝麻油、腊籽油累计卖了近3万元。”胡天保说。
近年来,望江县以52万亩金色花海为底色,持续擦亮“中国美丽田园”的金字招牌,有效引流带动餐饮、民宿及农产品销售,“花经济”成为该县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在潜山市痘姆乡,乘着油菜花旅游节的春风,当地餐饮、住宿经营户也是收获满满。“这几年来看油菜花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是慕名而来的,体验乡土气息,尝尝这里的特色菜肴,我们每天餐饮、住宿收入都在1万元左右。”痘姆乡鞔鼓村陶田遇民宿负责人杨保华说。
4月25日上午,位于迎江区长风乡的长风沙花溪谷内热闹非凡,园艺超市、儿童乐园、研学基地等,随处可见前来“打卡”的游客。异彩纷呈的花卉开满了乡间田野,景观小品点缀其中,行走在五颜六色的民房之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花溪谷以花为主题,项目总投资约7600万元,占地600余亩,种植花卉500余种,其中300余种在园艺超市对外销售。来自全国各地及国外的众多花卉品种,为安庆市民带来了赏花新体验。花溪谷项目负责人吴海国介绍,花溪谷于去年国庆假期试运营,今年3月正式运营,来赏花、游玩、研学的游客络绎不绝,还有不少新人来拍婚纱照。花溪谷正式运营以来,游客最多一天达到1.3万人次。
非凡的人气,为花溪谷带来了显著效益,1000平方米的园艺超市是花卉展示、销售中心,近一个月创下了20万元的销售额。花溪谷引入了10余家商户入驻,当地一些村民也将自家房屋进行改造,开了饭店、超市等,均获得了可观收入。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季自带活力和希望,是一年当中的赏花佳期。入春以来,全市各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各个赏花景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岳西的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桐城的桐子花开节、宿松的芍花节……各类主题赏花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各地以花为媒,激活了消费“一池春水”。
春季之后
另有一个“不断花期”
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芳菲,姹紫嫣红,花期着实可贵。“花经济”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花期短暂的问题。花期过后,“花经济”又该如何持续下去?
显然,让“花经济”突破季节限制,从“春日限定”到“四季长红”,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这是我们种植的食用玫瑰,现在正值花期,每天起早采摘鲜花,然后烘干、加工……”4月23日上午,在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百箩玫瑰园,黄铺村党委副书记王景申告诉记者。
这是一片300余亩的玫瑰园,园内玫瑰植株整齐排列,绿丛中冒着点点红花,步道两侧,彩色的月季正和玫瑰争奇斗艳。此外,园内还有心形桥、婚礼草坪等小景点。“我们一开始就给这些玫瑰定位为文旅和加工兼顾,每年4至6月是花期,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消费,但效益不止于此。”王景申说,“加工方面,每天采摘的花蕾烘干后做成花茶,成花烘干后作为原材料出售,用于加工酒、醋、精油、面膜、饼干、化妆品等产品。”
除玫瑰花外,黄铺村还种有荷花、菊花等,可产出莲子、菊花茶等产品,基本实现一年四季花期不断、加工不断。赏花之外的“花经济”,每年能为黄铺村创造约12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4月25日上午,在长风沙花溪谷研学基地,来自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九年级的学生们正在教学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花草灯笼的非遗制作。“做这个兔子灯笼用的纸是花草纸,上面有干花,还有淡淡的香味。”该校904班学生戴明博说,“今天既欣赏了花卉美景,又锻炼了动手能力,感觉这次研学活动很有意义。”
吴海国说,研学基地配有专业老师,进行栽花、养花、压花、插花、手工花等教学,面向学校及其他团体组织开展研学活动,正式运营以来研学活动人次已有2.5万。此外,该基地还和高校合作,进行花的“上餐桌”研究,深度开发花产品,目前调料、花茶两个产品已经试验成熟,等待上市。
“围绕花做文章,就要跳出花的季节限制。花溪谷四季有花,花期不断,春、秋季花较多,夏、冬季较少,效益的季节波动肯定是有,但通过这些拓展业务,可以有效弥补单纯的赏花经济。”吴海国说。
在安庆经开区老峰镇新光村,云家庄月季园负责人王贵军每年在忙碌的月季花期过后,就上门提供庭院景观布置服务,将干花、绿植等素材巧妙搭配,造出新景观,为住户提供美好的居家享受。几年来,这项服务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王贵军也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收入。
从“能看”到“能喝”“能用”“能玩”,在安庆,花的利用场景越来越多,“花经济”的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在春季之后,另有一个“不断花期”。
延链升级
花香四季“常开不败”
“花经济”的崛起,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动注脚。随着“花经济”的不断壮大,将释放出更加强劲的经济发展动能,每一缕花香都在飘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周晓菲是安庆市中老年旅游协会会长。今年春季,该协会组织会员去了安庆很多地方赏花。周晓菲说,整体来看,各个赏花的地方大同小异,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游玩项目,中老年朋友还是比较想了解一些和花有关的民俗文化。有些地方比较远,公共交通不够方便,吃住配套不够完善,尤其群体旅游组织起来比较麻烦,这些都是有待提升的。
在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朱磊看来,安庆的“花经济”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赏花景区景点淡旺季明显、产品业态单一、文化赋能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对此,朱磊建议:“针对赏花季节性强的问题,要做好赏花产品季节规划,加强花卉品种的选择与研发,进行多种鲜花种植,创意花卉品种搭配,延长整体花期,最终形成大黄山地区特有的四季赏花目的地。”此外,赏花景区景点还要在丰富业态、文化赋能、培育品牌、完善配套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朱磊说,要丰富赏花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提升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尤其是过夜时间,要根据不同客源市场设计出不同的赏花线路,完善夜游项目,重点打造研学旅行、花海写生、花海画展、花海婚礼、花海主题民宿、花海巡游小火车和相关主题文创产品等。文化赋能方面,要深挖花的背后“故事”,融入民俗、历史文化,培育“唯一性”“独特性”,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发展。
记者了解到,当前,潜山市正在推动“赏花+”的深度跨界融合——与文化结合,即将开业的雪湖里历史文化街区推出赏花集市、夜间赏花等主题活动,丰富文旅业态;与体育结合,在痘姆陶文旅度假区举办拔河争霸赛,在雪湖荷花季策划全国桨板赛,在源潭栀子花海开展骑行赛事等,实现“旅游+百业”的联动效应。
朱磊还建议,在全市各类赏花品牌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还可开展特色音乐节、文艺演出等活动,提升安庆赏花品牌知名度,并以科技手段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让花卉资源与文化基因产生“化学反应”,培育出具有独特标识的文旅IP。同时,还要加强赏花景区景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
赏花是“花经济”的起点和根本,但“花经济”不能仅限于赏花,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延长花的产业链,包括种苗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提升附加值,助力经济发展。
有学者还提出,“花经济”要跳出“就花论花”的思维定式,进一步推动多业态跨界融合。通过融合其他产业和创意活动,可以将“花经济”转化为持久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