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卫新闻->正文

如何把钙补到骨头里?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抽烟、喝咖啡、长期伏案工作、不晒太阳,这些不良的习惯使得骨质疏松正趋向年轻化。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显示,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摄入800-1000毫克的钙,而50岁以上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每天则需要摄入1000-1200毫克。而事实上,我国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不足应摄入量的一半,很多人面临着钙吸收不良或钙流失的问题,或者一部分人正在无效补钙。

  误区一:骨头汤补钙无效,钙含量极低,且含有大量脂肪。

  误区二:过量补钙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需结合饮食和运动。

  如何正确地补钙呢?

  饮食摄入

  选择高钙食物

  奶制品:一杯牛奶+酸奶可满足每天一半的钙需求。奶制品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钙100-120毫克,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可满足人体一部分钙需求。

  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也含有一定量的钙。每100克豆腐约含钙164毫克。特别是发酵过的豆制品,如纳豆、天贝在发酵过程中营养成份几乎没有流失,钙、镁含量相对较高,口味鲜美且富含维生素。

  海产品:虾、蟹、贝类、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富含钙。每100克虾皮含钙量高达991毫克,但因其盐分高,食用时要适量。

  坚果:杏仁、巴旦木、腰果等坚果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和其他矿物质。不过,坚果热量较高,每天食用量以一小把(约10-15克)为宜。

  促进钙吸收的食物搭配

  人体对食物钙的吸收并非照单全收,维生素D是关键的“搬运工”,它能合成钙蛋白质,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常见的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蛋黄、蘑菇等。每周可吃2-3次深海鱼类,每次50-100克。

  合理补充钙剂

  如果食物里钙摄入不足,也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剂来补足身体所需的钙质。

  选择合适的钙剂

  钙的种类: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等。碳酸钙含量高,吸收率也较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钙剂;枸橼酸钙则适合胃酸缺乏者。

  钙剂的剂型:钙剂有片剂、胶囊、液体等多种剂型。对于一些老年人、儿童或吞咽困难的人群,液体制剂或咀嚼片可能更便于服用。

  掌握正确的补充方法

  服用时间:钙剂最好在餐后1-2小时服用,此时胃酸分泌较多,有利于钙的解离和吸收。避免与牛奶、铁剂等同时服用,以免影响吸收。一般来说,钙剂与牛奶间隔1-2小时,与铁剂间隔2-3小时。

  补充剂量: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钙剂的补充剂量。但过量补钙可能会增加肾结石、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锻炼和生活习惯

  晒太阳:我们的皮肤在阳光下就能够合成维生素D。通常,在春、夏、秋三季的11时-15时,暴露四肢及面部皮肤在阳光下晒5分钟-30分钟,每周两次,就能充分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当然,晒太阳也要适可而止,避免晒伤。

  散步:适合大多数人,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散步,能有效刺激骨骼,增加骨密度。可以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散步,既能促进消化,又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慢跑: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的慢跑,能增强骨骼强度。但要注意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运动损伤。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水平,特别是影响调节钙代谢的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吸烟和过量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影响骨代谢。因此,为了骨骼健康,应尽量戒烟,避免过量饮酒。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骨骼的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绝经后女性等钙流失较快的群体,更应定期监测,以便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钙的补充方案。

  总之,补钙不是简单“吃钙”,而是建立“食物摄取-营养素协同-生活方式支持-动态监测”的全维度系统。通过合理规划,才能让每一份钙真正“驻守”骨骼,远离骨质疏松风险。


(陈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