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三部黄梅戏登场“好戏安徽”
宜城有好戏 四季戏连台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里,我市黄梅戏韵不断,各剧团不仅“走四方”,将黄梅戏唱响省城合肥,也在宜城大地实现“好戏连台”,让黄梅戏唱到百姓身边,做到文化惠民乐民和戏曲传承发展。
5月3日晚,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的黄梅戏《挑山女人》
“好戏安徽”,安庆黄梅戏有“三唱响”
在合肥,“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从4月30日持续至5月5日,6场大戏连台演出,戏音不断。6场演出中,来自我市剧团的演出占据一半,分别是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演出的《女驸马》、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出的《西楼会》和太湖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演出的《伊犁月》。
4月30日晚,合肥大剧院歌剧厅三层观众席座无虚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唱响经典剧目《女驸马》。
当晚的“冯素珍”分别由“00后”黄梅戏演员汪晨晨和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饰演。
“今年恰逢严凤英诞辰95周年,我们以‘老带新’的方式,把《女驸马》奉献给观众。”韩再芬说,这既是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又展现黄梅戏传承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这一晚,安庆黄梅戏在合肥唱响“传承”。
《西楼会》是黄梅戏传统剧目中的经典之作,讲述寒门书生洪莲保与方家小姐秀英的爱情故事。该剧融合青阳腔、徽调,唱腔传承黄梅戏特色,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在复排中融入现代审美,并启用青年演员。
这一晚,安庆黄梅戏在合肥唱响“融合”。
5月3日,原创黄梅戏《伊犁月》在安徽大剧院上演。来自省内外的数千名观众沉浸于黄梅戏的悠扬曲调与充满西域风情的舞台美学中,穿越时空感受“天山渔者”王大枢的家国情怀,见证黄梅戏在新时代的破圈绽放。
据太湖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演员、该剧主角王大枢扮演者余乘鸿介绍,该剧目在保留传统黄梅戏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维吾尔族的舞蹈元素,营造多民族服饰的视觉冲击,创作充满传统韵味又洋溢现代张力的全新唱段,展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融合。
这一晚,安庆黄梅戏在合肥唱响“创新”。
“四季有戏”,安庆黄梅戏的三个“走进”
今年3月至5月,2025年安徽(安庆)“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清明五一演出季,为安庆这片戏曲热土再添了一把戏曲热。
此次演出季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全市各地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文化优势,精心组织开展各类黄梅戏展演展示活动,共开展精品剧目展演26场,创新剧目小剧场演出近200场,百姓大舞台展演展示近1900场,惠及群众约300万人次。
宜城处处唱黄梅专场演出 全媒体记者 刘斯宇 范维雪 摄
“四季有戏”,安庆黄梅戏走进剧场——
剧场,是戏曲作为现场艺术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载体。本次演出季,全市各个剧场戏韵声声入耳,好戏大戏精彩纷呈。
清明五一演出季期间,我市精心组织黄梅戏经典大戏复排和精品剧目创排,遴选《天仙配》等传统经典大戏和《秦香莲》《皖山情》等优秀精品剧目,在全市各大剧场精彩上演,还突出“五一”劳动节主题,组织展演《挑山女人》等劳动生活气息浓郁的黄梅戏优秀剧目,积极营造节日文化氛围。
5月3日晚,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绎的大型黄梅戏《挑山女人》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大剧院温情开唱。演出现场,唱到动情处,剧中的母子深情令不少观众流下泪水,角色坚韧不拔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令现场观众动容。
“安庆的剧场很现代,新编黄梅戏的舞台也突破了传统的砌末,其中的写意和韵味依旧很足,令人拍手叫绝。”当晚,从上海来到安庆看戏的游客赵成明说,连看了三天戏,剧场里的黄梅戏氛围很浓厚,安庆人对黄梅戏的热情也感染着像他这样的外地游客。
依托剧场,安庆黄梅戏用容纳百川的气魄迎接四海宾客。
“四季有戏”,安庆黄梅戏走进乡间舞台,唱到百姓身边——
此次演出季,近1900场的百姓大舞台展演展示让黄梅戏韵真正走到百姓身边,丰富着群众精神生活,在全市营造浓厚的黄梅戏氛围,也让黄梅戏在安庆民间的根基得到进一步巩固。
“民间戏台,是传统戏曲的诞生地和发展地,是戏曲最初的模样。”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立说。
5月4日晚,在望江县莲花湖公园,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搭好戏台,演出黄梅戏《孔雀东南飞》。当晚,雨越下越大,近千名到场观众打着伞观看演出。这也是该剧团“五一”假期在该公园进行的第四场演出。
“百姓大舞台,是黄梅戏在传承发展中不能丢掉的。”陈立说,观众每每坐在戏台前认真看戏,都会为剧团增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该剧团也常走到乡村,利用乡村大舞台唱响黄梅戏韵。今年以来,该剧团已下乡演出近80场,足迹遍布望江县各个乡镇。
近年来,我市力推优质戏曲直达基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全市专业戏曲院团和民间戏曲班社、戏迷票友社团广泛开展“送戏进万村”“戏曲下基层”等戏曲文化惠民活动,把优质戏曲文化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依托百姓大舞台,安庆黄梅戏坚守惠民乐民的初心,做优文化服务。
“四季有戏”,安庆黄梅戏“走进”景区,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
再芬黄梅公馆、黄梅戏会馆常态开展黄梅戏文艺演出,持续打造安庆黄梅戏会客厅;安庆倒扒狮、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深度融入戏曲文化元素;桐城市黄梅戏剧团走进六尺巷景区秋白堂剧场连演10场,传承六尺巷文化,满足市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潜山市黄梅戏剧团精选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戏牡丹》,在天柱山研学营地京黄体验馆举办多场演出,吸引众多游客打卡观看,进一步提升了安庆文旅品牌影响力……
依托景区,安庆黄梅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赋能经济发展。
“来安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安庆黄梅戏用走进百姓身边的声声戏韵为传承“固基”,也用“走四方”的豪情为发展“加码”。随着戏音走遍乡野、戏韵传遍四方,黄梅戏这张文化名片更加缤纷亮丽,“有戏安庆”品牌也更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