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三夏”正忙 
希望的田野奏响“奋进曲”

  眼下正值三夏时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广袤田野上,油菜被颗粒饱满的菜荚压弯了腰,轰鸣的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上,小麦开镰;旋耕机和插秧机在田间来回作业,一株株翠绿的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播种在希望的田野……

11.jpg

  5月14日,怀宁县洪铺镇东圩金色麦田。通讯员 檀志扬 汪越 摄

  人工+机械

  千亩水稻插秧忙

  农田染新绿,插秧正当时。连日来,安庆各地抢抓农时,采取“人工+机械”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按下了“快进键”。

  5月11日,宜秀区五横乡,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起苗、移苗、插秧,一派忙碌景象。育秧工厂内,一盘盘青翠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技术人员正细致检查秧苗长势,村民们忙着起秧苗、装车,将秧苗运往稻田。“目前育秧工厂面积近200平方米,有2个育秧大棚。主要采取‘人工+机械’播栽方式,如秧苗人工育秧移栽,水稻全程机械化插秧。”五横乡曰公社区种粮大户查显云说,目前长期稳定的工人有10余人,各种大型机械近20台套。

11.jpg

  宜秀区五横乡种粮大户抢抓农时,插秧忙。

  走进稻田,机器轰鸣,旋耕机和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在插秧现场,两位师傅分工合作,一位师傅掌握着插秧机方向盘缓缓移动,另一位师傅不停地给插秧机补充秧苗。一株株翠绿的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进水田里,转眼间,原本空旷的稻田便披上了一层清新的“绿装”。

  在农户的指导下,记者体验了一次插秧机插秧的过程。初步掌握了插秧机使用方法和技巧,手握方向盘、轻点油门,不一会儿就行驶一个来回,不仅效率高,而且间距均匀。“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栽秧30余亩地,比人工要快近20倍,大大提高了插秧的效率。”查显云说,机械化插秧标准高,秧苗深度和间距控制更加平均,秧苗整齐划一,有利于将来秧苗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同时也便于田间管理。

  查显云在该乡曰公社区流转承包耕地1500余亩,今年4月18日开始栽插再生稻,截至目前已栽种700余亩,预计年产值160余万元。“今年前期由于旱情,播栽期要比去年晚10天左右,但通过启用水库水源和管道灌溉技术,水源保障充足,栽插进度比预期快了20%。这充分体现了机械化插秧在提高效率、节省人力方面的巨大优势。”查显云说。

  近年来,五横乡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在科技服务方面,针对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乡农业站组织开展相关农作物种植培训会,并深入田间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

  今年,该乡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升级,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智能灌溉系统铺设,实现“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格局,项目建成后土地预计产能提升超15%,抗灾能力显著增强,为粮食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五横乡共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约3000余亩。(全媒体记者 徐志远 通讯员 张佳 文图)

  “挑灯夜战”

  争分夺秒抢收小麦

  当前,宿松县的26.6万亩小麦已成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众多小麦收割机纷纷涌入,争分夺秒地抢收小麦。

  5月14日晚,在宿松县复兴镇高屯社区的麦田里,收割机在夜幕下“挑灯夜战”,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种粮大户曹爱平说:“今年种了1600多亩的小麦,长势好,粒粒饱满,预计产量很好。”

11.jpg

  宿松县复兴镇麦田里收割机在“挑灯夜战”。

  沉甸甸的麦穗被收割机“吞”入腹中,经过高效的脱粒系统,将麦粒与麦秆迅速分离,待收割机“满腹”后,一股股麦流从卸粮筒中倾泻而下,装入运粮车中。来自阜阳的农机手刘成来到宿松已经三天了,每天都在抢收小麦,今天更是忙得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每天都是早上八点开始收割小麦,一直干到晚上。”

  为保障小麦夏收,宿松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气象部门精准发布天气预警,通过微信群、广播引导农户抢晴作业;设立跨区机收服务站及流动维修队,调配1000余台农机保障效率;组织百名技术人员开展机收减损指导。截至目前,该县小麦收获进度超30%,机收率达98%,预计5月底全部完成收割,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全媒体记者 余永生 通讯员 虞恒 文/图)

  从“丰收在田”到“丰收到手”

  千余台农机驰骋

  科技赋能颗粒归仓

  5月上旬以来,望江县52万亩油菜、19.5万亩小麦迎来收割,该县发动各乡镇抢抓晴好天气、投入联合收割机1200余台套,确保颗粒归仓。

  在该县大治圩万亩优质粮食基地里,数十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联河集团正组织对在田小麦、油菜进行收割。

  在该县华阳镇白沙村,智能收割机穿梭田间,一排排沉甸甸的油菜秆整齐倒伏,籽粒饱满的荚果静待“日光淬炼”。华阳镇创新采用“两段式”收割技术,先期收割晾晒,利用晴好天气降低籽粒含水率,避开传统机收易霉变的痛点。后期捡拾脱粒一体机登场,完成清选、分离、秸秆还田“一条龙”作业。

  “‘两段式’收割技术,机收损失率降低15%,收割周期缩短7天。”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县持续加大油菜种植支持力度,通过创新种植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普及农业新机械,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望江县有在田油菜52.37万亩、面积全市第一,在田小麦19.5万亩。5月上旬起,该县油菜小麦陆续开镰,全县共计投入联合收割机1200余台,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油菜机收率稳定在93%以上。

  “油菜采用机械两段收割或杂粮割台收割机收割,亩减少机损15-20公斤,机收损失控制在15%以内;小麦机收损失控制在2%以内。预计全县油菜平均亩产181公斤,小麦亩产376公斤,分别较上年增长6%、5.9%。”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秋冬以来,望江按照“提产量、优品质、增效益”原则,推广优质高产高抗油菜、小麦新品种,狠抓播种面积和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科学防灾减灾,成功克服越冬期干旱影响,加强田间管理壮苗越冬,推行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促高产。预计5月底前,该县油菜小麦将全面完成收割,并同步开启单季稻抢种模式。(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王跃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