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救生绳强度不足 气体检测仪未校准
船舶密闭空间17项问题完成整改

  为防范船舶密闭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发生,市交通执法支队自2月份起,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危险密闭空间专项治理行动。

14 拷贝.jpg

  执法人员正在船舶密闭空间进行检查。

  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结合航运企业特点梳理了船舶密闭空间行为7大类21项检查要点,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进一步提升执法专业性,确保执法人员精准掌握氧气检测仪、呼吸器等设备的操作规范。通过督促安全作业报备、巡航巡查等方式,执法人员及时掌握船舶港内作业信息,加大对散货船、危险品船、施工船等重点船舶港内作业活动的监督管理,制止和纠正违规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行为。

  建立电子检查档案,对船舶密闭空间清单、应急设备维护记录等实施动态管理,重点核查货泵舱、压载舱等高风险区域,累计发现救生绳强度不足、气体检测仪未校准等问题17项,已全部实现闭环整改。同时,联合长江海事、水上公安等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开展夜间突查、交叉检查等联合执法;通过船舶检验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取新到港船舶结构图纸,实现检查前精准预判;与中国船级社建立技术协作关系,邀请专家参与特殊船型检查。

  接下来,市交通执法支队将利用多种方式提高航运企业、相关单位和船员对人员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风险认识,督促航运企业开展人员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工作程序及其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对企业和船舶主动报告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隐患从轻处理,对事故险情不报告、问题隐患不整改的从严查处。


(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彭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