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让银龄生活“有知有味”
5月13日,在安庆市老年大学教室里,飘荡着阵阵“黄梅香”,黄梅戏演唱班的学员们正沉浸在上课的氛围中。授课老师王丽一丝不苟地听着学员们演唱,并逐字逐句逐音地纠正学员唱腔的错误,一堂课接近尾声,一曲醇正的黄梅调迸发了出来。据悉,2025年春季学期,安庆市老年大学有214个教学班,已招收老年学员7000多人次,有效缓解了城区老年人教育“一座难求”问题,助力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课程丰富多彩
点燃“银龄”学习热
“每天早上我上班路过安庆市老年大学双莲寺校区的时候,常常被模特晨练班所吸引,里面的阿姨都非常有气质,身姿挺拔,不像是退休的老年人。”住在人民路附近的苏女士憧憬自己退休后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今年3月,李蓉第一次以中老年非职业模特的身份走进巴黎时装周,全国仅有30名中老年非职业模特入选,安徽省仅此一人。李蓉是安庆市老年大学舞蹈系的一名授课老师,她也是在全省较早将形体礼仪课带入老年大学的人。但在2016年退休之前,李蓉甚至没有接触过模特行业。“我退休前是安庆石化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长年坐办公室导致形体不好,虽然个子高但有点弓腰驼背,没有精气神。”李蓉说,2016年退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在朋友的推荐下,下定决心作出改变的她开始走出去四处学习。“全国各地只要有形体礼仪方面的培训班,我就赶过去,几乎跑遍了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动车票积攒了厚厚一沓。”
经过3年的不间断学习,李蓉已经学有所成。“一开始是在安庆石化老年大学当授课老师,直到2022年9月,我被推荐到安庆市老年大学授课,那时候形体礼仪课还不敢开设太多,那年仅开设了1个班,没想到报名人数爆满。这也让我意识到在安庆,退休的女性对于自己形体礼仪的改变也有强烈的愿望。”从一开始的1个班到现在的5个班,李蓉的课程一直是学员报名的热门。从华茂集团退休的刘秋云是形体礼仪课的班长,她告诉记者:“从2022年李蓉在安庆老年大学开设这个课程时起,我就在这里学习。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身姿挺拔了,自己也自信了很多,每次家人朋友聚会都称赞我变化非常大。”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让其一样拥有“诗和远方”,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话题。成立于1985年10月的安庆市老年大学,是安徽省最早创办的三所市级老年大学之一,满足了当地老年群体有所学、有所乐的追求。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位于安庆市区的老年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办学面积从3700平方米扩展至1万平方米,学校迎来了招生的“黄金时期”,连续三年新增学员数量每年1000人次以上。该校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开设基础班、提高班、研修班三级课程,新增手势舞、短视频制作、手机摄影、无人机摄影、影视台词、歌剧表演等前沿课程,满足新时代老年学员的新需求,让老年学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从线下到“云端”
老有所学展风采
安庆市老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胡南亭说,在政治方面,要以政治立校铸魂,该校成立了功能型党委,六个党支部和214个党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组织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政治引领;在教学方面,要有机结合学校优势和学员需求,组建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戏曲体育、信息语言等6个系,并成立教研组,选取有能力、有担当、有水平且乐于奉献的老师担任教研组长,带领各专业组在校本教材建设、教学水平等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同时,建成“线下实体+远程直播+慕课平台”三维教学空间,开发线上课程,其中《黄梅戏唱腔选段》《声乐课》《钢琴讲解》等入选全国远程老年教育精品课。在黄梅戏文化传承方面,安庆市老年大学聘请一级演员和本地戏曲名家授课,同时深耕艺术创作,创编的《老年大学赞》《梦回宜城》等现代黄梅戏剧目,连续在省、市范围内获奖。
黄梅戏演唱班授课老师王丽告诉记者,2023年,她来到安庆市老年大学担任授课老师,当时是为了给学员们排练节目。“来到这里以后,我发现老年大学里黄梅戏演唱班的氛围非常好,学员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每个人来上课都是精神饱满的状态,整个班级也非常和谐友爱。黄梅戏说唱节目《老年大学赞》一开始只是为这个班级创作的,创编以后在班上带着他们演唱。学校领导听到后,觉得我创编得很好很有趣,经过数次修改调整后,先后获得安庆市老年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安庆市‘唱响宜城 黄梅戏大家唱’比赛三等奖以及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2025年春晚‘创新节目奖’等。”
《老年大学赞》的演员之一、安庆市老年大学演唱班学员何子明今年已经75岁了,自2016年以来,他便在安庆市老年大学学习。“虽然黄梅戏在安庆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我也就只能哼几句那些经典曲目里的经典桥段,退休了以后思考到老年大学学个什么的时候,就想着要学唱黄梅戏。经过几年的学习,尤其是在王丽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还走向了新的平台,这也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快乐!”何子明说。
与何子明一样的学员不在少数。从国企退休的技术人员苏芳林一直爱好音乐,戏称自己已经“业余从艺几十年”。“以前每次同学聚会,作为安庆人,我经常被邀请演唱黄梅戏,大家都说黄梅戏还是得安庆人唱才有味道,可惜那时候我不会唱,进入安庆市老年大学以后,我就决定学唱黄梅戏。”苏芳林说,通过专业的学习,他和班上的同学无论是唱腔还是舞台表现力都有了非常大的飞跃和提升。
目前,安庆市老年大学已建成了一支由73人组成的老中青结合、在本地有一定知名度、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不断提升示范引领水平,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老年教育发展路径,该校定期举办全市老年大学理论研讨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制度,由各县(市、区)老年大学轮流承办,每年如期举行,目前已举办全市老年大学理论研讨会16届,累计发表论文184篇,通过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为全市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安庆市老年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苏斌介绍,今年是安庆市老年大学建校40周年,也是该校瞄准“全国标准示范校”的创建年。“我们相信,奋进中的安庆市老年大学,在校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和精神风貌,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