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谢敏:以微小善举串联起城市的温度
遇到摔倒的老人,她毫不犹豫冲上去搭救;捡到手机等财物,她拾金不昧传递正能量;风雨中,她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她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善良的本能,以微小善举串联起城市的温度,她就是54岁的大观区宜纺社区居民、外卖骑手谢敏,今年3月份获评“安庆好人”称号。
一身工装、一辆电动车,飞奔在车水马龙的街巷间。4月25日下午,记者见到谢敏时,她正忙着送单。“平均每天40单,干这行已经4年了,对这片的路线很熟悉。”谢敏说。
四年前,因为疫情的缘故,她经营的养生馆倒闭,她决定转行送外卖。不会使用系统内的地图、客户地址找不到、订单超时……这些都是初入行的谢敏常遇到的问题。她请教站长、同事,熟悉软件,并分析记录辖区分布图,在手机里记录各小区楼栋对应的进出大门,以提高送单效率。经过半年的努力,她成功跻身送单排行榜前50名。
骑手,无疑是这座城市中最忙碌、最心急的一群人。但是订单再急,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谢敏会第一时间冲上去。2023年9月12日傍晚,谢敏送单途经迎江区清洁堂巷时,发现一位老人倒地头部受伤。面对交通晚高峰救护车无法及时抵达的情况,她果断骑车前往附近的献血站寻求帮助,与工作人员携带急救设备返回现场实施初步救治,为老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2024年7月10日暴雨中,她在曹家巷发现被自行车压住的老人后,立即扶起自行车,并拨打求助电话,冒雨守护并协调救援,确保老人安全送医。两次生命营救中,展现出了谢敏的应急智慧与道德勇气。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危难之际根本想不到太多,脑子里只想着救人,能帮到别人比什么都值得。”谢敏笑着说。
2024年深秋的傍晚,谢敏在康莱特家苑小区送餐时捡到一部价值万元的苹果手机。“谁的手机丢了?”她对着楼栋大声呼喊十余分钟,没有回应。随后,她将手机移交站点并继续送餐。当晚,失主拿回了手机。谢敏介绍,“保管—交接—追踪”的标准化失物处理流程,是其所在配送站的规范操作模板。“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捡到了数不清的物品,每一件都悉心保管,并努力寻找,最终成功将它们归还给了失主。”谢敏表示。
工作之余,谢敏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作为菱湖街道新业态妇联小组成员,她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文明交通劝导中耐心引导行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讲座分享配送安全经验,节假日探望独居老人。她将外卖配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带动多名骑手参与公益行动,形成“送餐+关怀”的特色服务模式。
“谢敏是我们社区治理的‘好帮手’,她平时穿梭在街巷,对社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墙面脱落、垃圾乱堆乱放、老人有需求,她都会及时将这些信息告知我们。我们社区骑手大约有300余名,也希望更多骑手、更多居民向谢敏学习,用实际行动助人为乐,一起建设美好家园。”大观区宜纺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赵娟表示。
以车轮为笔、汗水为墨,穿梭在城市中的“温情摆渡人”谢敏,日复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传递温暖,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