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实干本领筑牢思想防线
全链条培养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桐城市新渡镇直面年轻干部培养的痛点难点,以创新为笔、实践为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程中,聚焦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群体,精心构建起以青年大讲堂、镇村联系包保、交流轮岗、警示教育为核心的“四堂课”培育体系,全力打造铸魂、赋能、砺行、守廉全链条培养模式,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开辟出一条特色路径。
政治素养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根”与“魂”。新渡镇将政治训练摆在年轻干部培养的首要位置,以每周三“青年大讲堂”为重要阵地,紧扣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精心设置研讨主题,鼓励年轻干部化身“主讲人”,通过制作精美的PPT汇报、激烈的观点辩论、真挚的心得分享等多元形式走上讲台,展示风采、碰撞思想。镇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担任“点评官”,与年轻干部展开双向互动,让理论学习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奔赴”。全镇已累计举办“青年大讲堂”59期。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新渡镇还拓展学习形式,组织年轻干部前往棋盘岭抗日伏击战纪念亭,在缅怀先烈中感悟初心使命;走进六尺巷秋白堂剧场,观看沉浸式党课《船歌》,在艺术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学习结束后,年轻干部们撰写心得体会三十余篇,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
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练兵场”,更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新渡镇把“走村入户包保”作为年轻干部扎根基层的“必修课”,依托镇村联合包组制度,将29名年轻干部分别包保到21个村,深度参与村民组“村民说事会”。年轻干部直面群众的“急难愁盼”,将群众诉求一一记录,形成“一事一台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每月年轻干部都会定期走访空巢户、卫生户、困难户、矛盾户等特殊群体,倾听群众心声,记录群众诉求,并全程跟踪督促落实,真正实现“保四户,稳各方”,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厚植为民情怀,锤炼实干本领,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为让年轻干部具备更全面的能力,新渡镇将轮岗交流、多岗历练视为年轻干部成长的“专业课”。该镇充分发挥“传帮带”机制优势,选派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骨干,与年轻干部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进行实操带教,帮助年轻干部快速熟悉业务、掌握技能;有计划地推动年轻干部在党务与行政、综合与专业、上级机关与村之间进行轮岗交流,让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丰富阅历、开阔眼界,逐步构建起复合型能力矩阵。同时,该镇坚持“墩苗压担”,将年轻干部选派到防汛防火、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一线,让他们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突发情况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2024年以来,全镇已有9名政治素质好、担当精神强、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被提到关键部门核心岗位,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新渡镇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将警示教育作为年轻干部廉洁自律的“终身课”。镇领导班子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镇党委书记担任“第一导师”,讲授警示教育党课,带领年轻干部集中观看专题片、学习典型案例汇编,每周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交流研讨,引导年轻干部以案为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此外,该镇还不定期围绕时事热点、作风表现以及“八小时外”情况,组织年轻干部撰写思想汇报,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帮助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通过‘四堂课’培育体系的实施,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有效破解了年轻干部培养难题。”新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这一培育机制,不断优化培养模式,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