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治理“先手棋” 打造维权“高速路”
“线下+线上”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守住民生底线、确保城镇居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对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怀宁县致力于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劳动关系,以治欠保支为主要抓手,通过“制度+科技”双轮驱动,创新打造“线下驿站+线上平台”治理模式,从企业车间里的“基层调解组织”到建筑工地板房里的“维权驿站”,推动劳资纠纷化解从“末端应对”向“源头治理”转变,构建起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的维权新格局。
线下驿站:下好治理“先手棋”
企业车间和工程项目部是矛盾突发的“末梢神经”,更是矛盾风险的“预警前哨”。怀宁县依托企业车间和工程项目部,创建线下“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以驿站为载体,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前移维权关口,为农民工提供调解、咨询、应急救助等“一站式”劳动维权服务,有力构建“最前沿的矛盾化解窗口”,形成“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保障在身边”的工作格局。
“维权驿站”由属地人社局牵头进行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实行包协调、包落实、包成效的“三包”责任制,构建“简单事项马上办、普通事项高效办、复杂事项联合办”的“三办”工作机制,确保维权投诉事项解决在“第一时间”,化解在车间或者解决在工地。
线上维权:打造维权“高速路”
在线下“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的建设基础上,针对农民工群体维权的即时化、便捷化诉求,公布维权驿站二维码,做到线上处理问题,进一步推进维权途径的智慧化纵深。怀宁县通过数据互联突出调解,“12345”政务服务员专线与根治欠薪平台相结合,搭建调解、服务“线上平台”,为劳动者提供“线上调解、线上反馈、线上援助”等服务模式;定期组织工会、法援、公安、市监等部门联合会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为化解劳资矛盾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该县充分利用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系统和智慧监察系统中的投诉登记管理、开户审核管理、工资管理、预警信息管理模块等多维服务,打破数据信息“孤岛”,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电话抽查、实地普法、专项检查等活动,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丰富多样的维权指导,助力农民工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构筑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智慧防线。
全域覆盖:绘就善治“全景图”
化解劳资纠纷不能止于个案解决,更要建立长效机制。伴随维权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让农民工维权更高效、更省心。截至6月底,怀宁全县已设立“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20个,通过“维权驿站”化解劳务劳资类纠纷33起,化解率达100%,成功帮助63名农民工讨回工资合计42.57万元。
怀宁县将以优质站点建设为支撑,以智慧系统推广为助力,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全面复制“维权驿站”建设模式,加强部门联动,凝聚社会合力,智慧推动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用心书写和谐劳动关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