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坚决打赢地质灾害防御主动仗

  6月22日晚,我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预警时段为6月22日20时至6月23日20时。(《安庆晚报》6月23日)

  灾情就是命令,预警就是号角。面对发布的预警,各地各级当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如箭在弦的紧迫感和万无一失的执行力,坚决打赢地质灾害防御主动仗。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有迹可循,通过科学监测,可以捕捉到灾害孕育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为此,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技术,强化对山体地形、植被覆盖等进行宏观监测;借助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位移、湿度、地下水位等数据,实现隐患区域24小时动态监测……只有将监测网络织密织牢,实现隐患点“早发现、早识别、早预警”,才能让防御工作有的放矢。

  事实证明,防御地质灾害,事前有效的防胜过百倍事后的救。地质灾害发生前,要聚焦施工现场、旅游景点、山洪沟道出口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和“地毯式”排查,并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向社会公开发布。与此同时,严格落实隐患整改“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抓紧抓实隐患整改,最终实现“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此外,对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按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的“三个宁可”原则,抓紧人员和重要物资转移避险,最大限度地止损。

  “救”是应对地质灾害的关键保障,是减少灾害影响的最后防线。灾害发生后,要迅速响应、科学调度,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奔赴灾区,抢在“黄金救援时间”内解救被困群众;专业的救援队伍凭借先进的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装备,精准定位被困人员,开展救援工作;医疗团队快速建立临时医疗点,对伤员进行救治和转运,有效降低伤亡率。在救援过程中,还需科学评估灾害现场情况,防止发生二次灾害,保障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的安全。

  地质灾害防御,关乎城市安全和百姓福祉,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细监测预警、做实防救功课,才能打赢地质灾害防御主动仗,守护城市安稳与万家灯火。


(艾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