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时代合格党员 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党员教育管理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严格组织生活、搭建实践平台等举措,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有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才能锻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让党员“心”有所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做好党员教育管理,首先要抓住理论学习这个“牛鼻子”,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创新学习形式,既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传统载体,也善用线上学习平台、情景党课、实地研学等新方式,打破“念文件、划重点”的单一模式,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同时,要注重学用结合,引导党员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每一名党员都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格组织生活,锤炼党性修养,让党员“行”有所循。 组织生活是党员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严格的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坚决杜绝“走过场”“搞形式”,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起来、“实”起来。在组织生活中,要鼓励党员敞开心扉、直面问题,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敢于揭短亮丑、红脸出汗,通过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洗礼,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此外,要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督促党员自觉参加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执行组织决议,让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在组织的培养和监督下成长进步。
聚焦实践锻炼,激发担当作为,让党员“力”有所用。 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党员教育管理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与中心工作、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党员在服务群众、攻坚克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搭建实践平台:在农村,引导党员带头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矛盾调解;在社区,推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便民服务;在企业和机关,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担当作为。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把教育管理的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以实干实绩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只有始终坚持严在经常、抓在平常,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让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