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以整顿作风树立形象

  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干部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违规吃喝、收受礼金”等现象,调而不研、征而不求、议而不决、交而不办、推而不进、禁而不止、落而不实的作风顽瘴痼疾仍然出现在某些部门、干部身上,如果不坚决纠治,不仅侵蚀党的肌体健康,更严重损害群众信任、贻误发展机遇。

  当前,安庆市开展“以加快发展凝聚人心,以整顿作风树立形象”活动,进行“理论学习、形象宣传、警示教育、整改整治、监管管理、担当作为”六个方面的提升行动,其目的就是全力破除党内各类作风问题,全面重塑干部队伍精气神,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进百强、上台阶”汇聚力量。

  抓思想、明底线,补足精神之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作风问题,根子上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现了松动。要根除作风问题,就必须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要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双随机”学习交流机制,用好安庆理论武装大讲堂,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以“理论学习提升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同时做好分层分类警示教育,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警示教育提升行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只有从思想根源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查问题、重监督,扎紧制度之笼。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行动的方向。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复杂性,要想保住作风建设的成果,一方面要刀刃向内,深入推进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专项整治,完善公务接待等制度规范,补齐制度短板,以“整改整治提升行动”向作风问题“亮剑”;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通过明察暗访、交叉互查、大数据排查等方式,形成强大震慑,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加强公务接待等财务、审计监督,通过“监督管理提升行动”构建起立体化监督网络,让作风顽疾无处遁形。

  强担当、树典型,激扬奋进之力。只有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才能激起干部“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形成“人心齐、事业兴”的生动局面。在“担当作为提升行动”中,把完善“发展退位、干部让位”等用人机制放在首位,同时常态化开展容错纠错、澄清正名,让有为者有位的同时,也为实干者撑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形象宣传提升行动”通过选树一批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展示优秀党员干部形象,展现作风建设成效。以“激励+引导”激发合力,让广大党员干部“愿作为”“能作为”“敢作为”,让广大群众真正看到作风建设的成效。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整顿作风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需要长抓不懈。全市上下必须以“六大提升行动”为指南,动真格、出真招,以严管严治的强大震慑,养成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戒惧之心,确保作风建设由治标向治本转变,以优良的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