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建工作“软任务”转变为业务发展“硬指标”
“书记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安庆创新实践“书记项目”,针对部分市直部门存在的重业务轻党建、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问题,积极探索破解路径,谋划实施一批切口小、有难度、示范强、能落实的“书记项目”,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部门核心业务、年度中心任务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有效将党建工作“软任务”转变为业务发展“硬指标”。
靶向攻坚
紧扣“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职责定位,全市各部门机关党组织立足本部门本行业工作实际,从机关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园区发展、信访维稳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精准捕捉制约发展、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2022年以来,226个带着问题导向和解题使命的“书记项目”应运而生,其中12个项目直指经济发展核心。
安庆构建逐级研判论证机制,市级层面召开“书记项目”评审会,按照项目类型符合选题范围、项目目标聚焦解决问题、项目评价体系量化可见等方面要求,对82家直属机关“书记项目”“书记领办事项”的立项动因、主要措施、预期效果进行论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返工”,累计提出修改意见建议102条。市直单位同步召开项目评审会、机关党委(总支)会议等,累计论证“书记领办事项”1830个,提出修改建议1100余条,优化了项目方向和实施路径。
市直机关工委成立重点项目评审组严格把关立项。结合深改委重点工作和常委会工作要点,针对主题教育调研、“四下基层”、巡视巡察等发现的重难点问题,围绕乡村振兴、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为7个经济发展部门党组织书记“点题”,逐一审核申报项目,严把项目质量,强化分类指导。
全程管理
安庆构筑一套覆盖全过程的保障体系。强化培训,夯实能力根基。依托“市直机关大讲堂”、新任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党支部书记轮训班等多元化平台,开设专题讲座培训1000余人次,解读文件、分析案例,为各党组织书记“充电蓄能”,夯实其领办项目、破解难题的能力根基。同时,建立互学互查机制,助力对标找差、借鉴提升。
推进调度,全程管理问效。市直机关工委将“书记项目”推进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半年督查调研课题,组织人员对“书记项目”实施跟踪检查、全程监控。今年以来,已集中调度11次,向各单位提出指导意见580条。建立党员群众监督评价机制,通过机关党建网、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党员群众宣传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或经验做法。
量化考核,树牢实干导向。创新探索“指数化管理”方式,设置党委引领指数、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三大项考核指标,以数据量化项目质效,以排名显示工作位次,项目完成情况与“双向述职”评议考核挂钩。组织“书记项目”评审会,评选优秀“书记项目”和“书记领办事项”20个,给予总额15万元的经费奖补,树立实干实效的鲜明导向。
惠民利企
安庆的探索正源源不断地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红利和民生福祉。
党建品牌熠熠生辉,组织活力竞相迸发。坚持以整改为导向,设立问题破解类项目46个;针对机关党建品牌创建短板,实施“品牌建设提升”项目,推动27个基层党组织主动认领问题。精心培育打造145个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机关党建品牌,其中10个品牌案例凭借其创新性和示范性,入选全省“一支部一品牌”百优案例,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营商环境暖风劲吹,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围绕打造“满宜办”营商环境,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建+发展”类项目167个,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市直机关工委本级实施“党建联建”书记项目,与项目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13个,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市招商中心“‘宜咖吧’企业家沙龙”、市企业服务中心“你我相遇亲清小屋、党建引领为企服务”等书记项目,畅通政企沟通“最后一公里”,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74个。
民生温度可感可及,幸福底色更加厚重。聚焦群众生活中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安庆推动实施一批接地气、暖人心的惠民项目。“老年助餐”服务项目让长者暖胃更暖心;“聚焦‘三心’服务建设‘三公里就业圈’”项目托举群众家门口的稳定就业;“城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卫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项目传递城市温情;实施“说‘不’事项提级管理工作”书记项目,设立“效能安庆”投诉平台服务专区,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联动收集群众线下咨询、监督、投诉等问题,梳理查找作风效能典型问题265件,办结222件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2件,办结事项满意度100%,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从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到饭菜飘香的社区食堂,从招商洽谈的会客室到接待群众的服务窗口……安庆正以“书记项目”为支点,精准撬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迸发澎湃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