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从一顿饭的改革说起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减轻基层负担,8月19日,安庆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安庆市市域内公务餐管理办法》,全面实行市域范围内公务活动“零接待”。(8月22日《安庆日报》报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作风建设从来都藏在细微处。近日,安庆专门出台办法,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启动公务餐改革,这看似一顿饭的变革,实则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化落实,更是为基层减负、推动实干作风的生动实践,让人不得不为之点赞。

  公务餐改革,是厉行节约的“推进器”。过去公务接待中,“超标准宴请”“无实质陪餐”等现象,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易滋生享乐奢靡之风。此次公务餐改革以“零接待”划下硬杠杠,用“一码通”规范全流程:不搞“面子宴请”,不做“人情消耗”,每笔餐费都实名登记、按标结算。这不是简单的“禁止”,而是用制度倒逼节约理念落地,让“过紧日子”要求贯穿公务活动始终。这台“推进器”实实在在把厉行节约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让公共资金用在刀刃上。

  公务餐改革,是基层减负的“松绑器”。曾几何时,有的基层干部困在“接待循环”里,备餐、陪餐、填单成为日常。此次我市的改革直击痛点,市域内公务活动不再安排宴请,把干部从“迎来送往”中解放出来。少了酒桌上的客套周旋,多了田间地头的调研走访;减了接待流程的繁琐消耗,增了为民办事的时间精力。这台“松绑器”减去的是形式负担,留住的是实干空间,让基层干部能轻装上阵抓发展、解民忧。

  公务餐改革,是作风建设的“净化器”。过去公务餐中“酒桌应酬”易助长功利心态、“超标铺张”会滋生虚荣作风、“账目模糊”则暗藏贪腐隐患……这一切将在公务餐改革中被精准“去弊”,让公务往来回归“有事说事、务实高效”的本质。这台“净化器”滤掉的是虚浮客套,留下的是清廉务实,改善的是作风,凝聚的是合力,提升的是形象。

  简餐见清廉,透明显担当。公务餐改革改了餐桌规矩,净了干部作风,减了基层负担,暖了群众心田,这样的改革值得点赞!


(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