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庆要闻->正文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
国防教育的安庆样板

  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勉励他们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仅照亮了野寨中学学子们的从军报国路,更点燃了安庆城乡国防教育的新引擎。

  收信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安庆学子选择携笔从戎,2024、2025年全市共274名学子考入军校,他们将热血青春汇入强国兴军的时代洪流,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军有我的青春誓言。

  深挖红色富矿,爱国教育活起来

  “我被军校录取啦!”7月20日,安庆一中应届高中毕业生方禹婕拿到海军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安庆一中共有19名毕业生被军校录取,方禹婕是其中唯一的女生。

  安庆一中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于1906年创办的安徽全省师范学堂。安庆一中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陈延年、陈乔年、许继慎等17位革命先烈曾在此求学。

  近年来,该校深挖红色校史资源,编印《安庆一中英烈小传》《一中师魂》等读本,让先烈们的忠贞赤诚跃然纸上;组建爱国主义教育暨校史宣讲团,举办系列党史校史宣讲活动,将家国情怀厚植学生心间;开设“延乔班”,举办国防教育课,用延乔精神滋养师生心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放眼整个安庆市,红色教育资源星罗棋布。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安庆市烈士陵园、罗汉山红色旅游景区、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诸多红色地标,无声诉说着革命岁月的波澜壮阔。

  依托深厚的红色基因,我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与思政课程深度结合,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

  7月1日建党节,安庆市刘纪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安庆红色地标,开展沉浸式爱国教育,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从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到黄镇纪念馆,再到邓稼先故居,孩子们在实地探访中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仰。

  在重要节点开展爱国主题、国防教育主题研学活动已经成为我市各校的传统。每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发生日、烈士纪念日等时点,学生们都会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以实地瞻仰、听老兵口述、观看影片等形式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信仰的力量。

  我市还创新方法手段,积极举办爱国、爱军、爱国防等主题的征文、绘画、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读懂红色文化,热爱国防事业,让家国情怀与国防素养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融入教学全程,国防意识渗进去

  “少年肩上虽无钢枪之重,却有笔锋如剑,心志如磐。当无数少年心中的长城悄然筑起,汇聚的便是国防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这是怀宁县江镇中心学校学生占玉琪在“爱我国防”主题征文中的一段文字,字里行间跃动着赤诚的火焰。

  在江镇中心学校,国防教育早已深度融入日常教学。语文课上,经典爱国诗篇在师生共读中被赋予新的时代注解;班会课上,国防故事与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紧密结合;道德与法治课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抽象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变得通俗易懂,在互动讨论中深入人心。

  在安庆,各地各校普遍将国防教育纳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怀宁二中用爱国歌曲作为课间铃声,依托国防长廊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氛围;桐城市实验小学把国防教育系统纳入日常课程,跨学科融合教学让国防意识如春雨润物;大别山科技学校举行国防教育读书报告会,红色读物化作精神养分浸润学子心田;安庆舒巷小学将“开学第一课”搬进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展现场,孩子们穿戴宇航服、体验AR太空漫游,一个个航天梦悄然萌芽;安庆市外国语学校新生军训期间,引导学生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磨炼青少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军人意志。

  对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安庆市大力推广野寨中学国防教育、品格教育模式,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将国防教育纳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系统化推进“保苗”计划,摸排有意向投身国防事业的学生,落实帮带制度与教育引导机制,有效激发各学段青年的参军报国热情。

  军地协同联动,强军种子种得深

  国防教育需要军地协同发力,安庆市创新互动式、体验式教育模式,让青少年与军人“零距离”交流,在看得见的对话中“触摸”军魂、感受国防的重量。

  在安庆市延乔中学,一块电子屏幕连接起教室与遥远的边关哨所。孩子们看着屏幕里戍边战士晒得黝黑的脸庞,争先恐后地提问:“脸晒伤了会不会很疼?”“高原环境那么艰苦,会不会想家?”

  “我们是祖国的移动界碑,为了边防安宁,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听到回答,学生们眼眶泛红,对“担当”二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守护万家灯火的力量,就藏在这些坚定的眼神里。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云端共建”,通过网络远程连线模式,10余所中小学校与边海防连队开展跨越千里的互动教学。边海防一线连队官兵通过视频和照片展示祖国边疆的壮丽山河,讲述戍边守疆的工作日常,并在课堂问答环节为中小学师生答疑解惑,让红色基因插上“云”翅膀,飞进孩子们的心灵。

  相对视频的直观感受,书信则承载着更深沉的情感。自2021年起,安庆市华中路第二小学就与新疆军区某部官兵之间,架起了一座由书信构筑的“心桥”。

  四载春秋,信笺如雁往返。孩子们用稚嫩笔迹写下:“解放军叔叔,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安宁的课堂”;官兵则以苍劲的笔锋,讲述大漠的风、哨所的星和“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守护。

  作为安庆市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华二小还借助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把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引入课堂、引进校园。

  “在最艰难的时刻,赴朝慰问团来到前线慰问作战官兵,其中有件慰问品就是这块手帕……”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该校邀请90岁老兵赵遵英和90后退伍军人韩强走进校园,分享一块手帕背后的革命故事,讲述真实感人的军旅岁月,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在学生心间深深扎根。

  如今,全市已建成14所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全学段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庆绿地实验学校、高琦小学、健康路小学等25所学校与部队结下共建情谊,“同升一面旗”、视频连线讲述国防故事、互赠礼物等活动让孩子们的心与远隔千里的部队官兵紧紧连在一起。


(见习记者 唐秀婷 通讯员 姚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