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为令 淬火成钢
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一封回信,如春雷惊蛰,唤醒了青山绿水间深埋的报国魂;两年时光,似淬火砺剑,照亮了迷彩青春中坚定的从军路。
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红色热土,到国防现代化的强军征程;从野寨中学英烈碑前描红的少年,到军校操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一代代青年以信仰为旗,以奋斗为刃,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作强军报国的铿锵脚步。
答卷
收信学子荣获个人三等功
国防科技大学学员、潜山野寨中学2023级毕业生叶大山是2023年给习主席写信的20名学生之一。进入军校的第一年,他综合表现突出,获得战备训练三等功,之后两次被评为“四有(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学员”。
“在军校这两年,我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强健了体魄、磨砺了意志、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叶大山说,在进入军校之初,他的体能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他选择了直面挑战,每晚加训5公里,最终在年度体能考核中拿到了优秀的成绩,被评为训练标兵。
这个过程中,有汗水也有泪水,有困难更有挑战,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叶大山都会回想回信的内容: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我始终牢记在心,这让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不断超越自己。”叶大山说,获得三等功,是对上一阶段学习训练成果的肯定与勉励,在感到光荣自豪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激励。看着奖章,叶大山更觉责任在肩,“国防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我一定不负嘱托,继续刻苦学习训练,努力提升专业化技能,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青春答卷。”
从小就有参军报国的梦想,进入军校学习,叶大山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希望在国防科技领域,向先辈那样,敢于探索,做出贡献。
传承
“红色种子”深深扎根、悄然生长
暑假期间,陆军工程大学学员、潜山野寨中学2024级毕业生彭丛浩再次回到母校,漫步校园,重温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
在军校的这一年,彭丛浩坚勇奋进,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精进专业化技能,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军校学员的转变,在“铸剑淮海—2024”军政基础集中训练中,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新训学员;2024-2025年度综合表现优异,被评为“四有”优秀学员。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求学,对家人的思念在最初两周较为强烈,恰逢新兵训练,在3公里跑步和单杠上遇到困难和挑战。我不断锻炼自己的体魄,磨炼自己的意志,休息的时候也要去操场跑上几圈,睡前也增加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彭丛浩说。
每当彭丛浩到达身体、意志的极限时,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就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为我指引着方向,殷殷嘱托字字入心,亲切勉励催人奋进,给予我莫大的激励和动力,让我勇于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彭丛浩表示,其也一直将收到回信、2023年考取军校的学长学姐作为榜样,在他考取军校那一年,叶大山学长在军校荣立个人三等功,彭丛浩一直以他为目标,跟他来自同一座小城的他们,也不断激励着他前进。
报效祖国、投身国防事业的理想一直助推着彭丛浩勇于直面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彭丛浩说,希望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成长为一名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成为一名军人是彭丛浩从小的梦想,这也受到了他叔叔的影响。20多年前,彭丛浩的叔叔从野寨中学考入军校。“记得小时候,叔叔会跟我讲军人是坚毅的、是勇敢的、是忠诚的,教育我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彭丛浩说,那时候,对军营生活便开始有了向往。进入野寨中学后,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让这一想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潜山市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这里的红色故事为孩子们种下了红色的种子,而浓厚的爱国、爱军氛围,滋养着这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传承在今天仍在发生着,也将一直传递下去。彭丛浩说:“暑假回来,有很多学弟学妹表达想要考取军校的理想。我想,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携笔从戎、强军报国’的信念已深深扎根、悄然生长。”
热土
嘱托在耳 征程在行
总书记的回信是勉励、是期望、是嘱托,其强大的感召力强化了学生携笔从戎的信念,这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让更多学子种下参军报国的理想,并为之付之行动。
如今的野寨中学,报考军校的热情持续高涨,两年来共90名学子被军校录取。野寨中学党总支书记朱太平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耕国防教育,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培育和输送优秀人才。”
“国强方能民安,军强才能卫国。”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的潜山野寨中学2025级毕业生程煜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先辈们“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日的安宁幸福,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把从军报国作为人生追求,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不久前,一场特别的欢送仪式,在安庆市宜秀区百岁抗战老兵纪侠家中举行,部分新考取军校的学子走进纪侠家中,听抗战故事,重温红色历史。“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山河无恙,我们定当不负韶华,苦练本领,守卫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今年被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录取的丁俊超表示。
“我和我的孙女有过一个约定,出国留学后必须回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94岁的抗战老兵胡文藻说,年轻人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染红这片土地,用生命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红色精神在这片热土上代代相传。
今年,安庆市19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收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殷殷嘱托催奋进,字字千斤聚人心。”安庆少年心中激荡起强军、报国之志;
“回首来路知何往,永记嘱托踏征程。”接续红色精神的脚步正在大别山擂响声浪;
两年来,安庆357名优秀学子被军校录取。
今日安庆,一片红色热土正涌动着强军报国的时代春潮。安庆儿女以热血写忠诚、以奋斗答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