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西贝致歉,舆论为何不买单?

  西贝餐饮集团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称,10月1日前,西贝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9项调整,包括: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吃光光牛肉焖饭牛肉酱,调整为门店现炒;儿童餐鳕鱼条,调整为门店原切大黄鱼现炸现烤等等。不过这则道歉信在发布后又被删除,道歉信中的“顾客虐我千百遍”,受到网友质疑。不久后,这封道歉信又被发出,区别是“虐”字加了引号。(9月15日 证券时报网)

  罗永浩与西贝餐饮的“预制菜”之争已经进行多日,期间一直持强硬态度的西贝终于正式发文致歉。面对舆论质疑,西贝及时作出一系列调整,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可是西贝致歉信中夹带的一些略带情绪化的“私货”,又很有弄巧成拙的意味,不仅没有引导大家将关注重点放在整改措施上,反而激起了网民的逆反心理,让致歉信平息舆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道歉中写到,“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这句话前半部分没有问题,做餐饮行业那就必须得围着消费者转,消费者不认可,哪怕再感觉自我良好那也是白搭。可致歉信偏偏还要来个“狗尾续貂”的后半句——你说咋好就咋办,仿佛在和消费者较劲,“对对对,你说的都对”式的敷衍态度,西贝还真以为消费者感受不到?

  引发更大争议的则是“顾客虐我千百遍”,不管这个虐字有无加引号,都用得十分不妥,似乎在这场争议中西贝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顾客则是没事虐待西贝餐饮的找茬者。消费者花钱进西贝就餐是来享受的,有任何不满都可以提出要求,这不是要“虐”谁,而是消费者的正当权益。餐饮企业如果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甚至觉得被顾客“虐待”了,那未免也太玻璃心了。

  西贝发出这封致歉信不知是究竟认识到自己错了,抑或只是为了应对舆论质疑的“表面文章”,不管如何这封致歉信的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舆论也不太买单。已经到了要发公开致歉信的地步,说明西贝已经处在极为被动的位置,这时的道歉就应该是大大方方、诚恳真挚的,而非扭扭捏捏,甚至还夹带着一些冷嘲热讽的“私货”。道歉信最忌讳的就是给人一种被迫道歉的感觉,虽然道歉了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错了,这样的道歉效果比不道歉保持沉默效果更差,“冷处理”或许不能化解舆情危机,但也不至于激发新的话题和矛盾。

  陷入“预制菜”争议旋涡的西贝餐饮,如果想让消费者继续买单,调整力度可能需要更大一些。与此同时,西贝道歉信如果想让消费者认同,恐怕也要在态度、遣词造句上有更多斟酌。总之,无论是菜品还是道歉信,西贝都需要拿出更大的诚意来真正打动消费者,否则遭遇的必然是大家选择用脚投票。


(夏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