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新闻->正文

家风为壤种出生命之善
“热血”青年为陌生人点亮希望之光

  2024年9月27日,“90后”姑娘张莹在合肥完成了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成功捐献245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这位来自桐城市嬉子湖镇曹岗村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桐城市首位、安庆市第38例、安徽省第67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近日,张莹因其感人事迹与奉献精神,被评为“安庆好人”。

  家风如雨 善意从小生根

  张莹出生于1993年,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是一名退役老兵,不仅把正直坚毅的品格传给了孙女,更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她何为善良。“莹莹,刚蒸的米糕,给巷口王奶奶送两块去,她腿脚不便。”这样的叮嘱,伴随着氤氲的灶台热气,成为张莹童年里的温暖记忆。爷爷常说:“人这一辈子,帮人就是帮己。”朴实的家风,在她心中早早埋下了善意的种子。

  如今,张莹是安庆鑫盛物业管理公司桐城项目部的一名员工。她身材娇小,却能量满满,工作中认真负责、乐于助人,深受同事和业主好评。心头的善意并不止步于日常,张莹将其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公益中。

  一次选择 一场生命的匹配

  2023年4月,张莹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爱心行动,更是家风中“乐于助人”精神的自然延续。

  非亲缘人群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仅有十万分之一。然而,缘分在2024年6月悄然到来——安徽省红十字会通知她,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张莹没有犹豫,果断同意继续推进捐献流程。

  为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她认真研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健康指南》,每天晨跑增加2公里,饮食中也注意加强蛋白质摄入。“要把最好的状态留给远方的陌生人。”她说道。经过两轮严格体检,她顺利通过,捐献日期定在2024年9月22日至27日。

  低调行善 为生命全力以赴

  得知匹配成功时,张莹正忙于工作,她没有声张,悄悄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前期的各项检查。直到因捐献需要请假一周,公司才得知她的义举。同事感慨她“藏得深”,她却笑着回应:“爷爷说,‘做好事别挂嘴上’。”

  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谦逊,是她从家庭中传承的精神底色——善意不必喧哗,默默行动就是最好的表达。

  捐献过程并不轻松。住院期间,她睡眠不佳,时常头痛,还牵挂着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9月27日采集当天,需进行麻醉与髂骨穿刺,注射动员剂后,她出现强烈的身体反应,全身关节疼痛逐渐加剧。

  医生建议服用止痛药缓解,但为确保细胞质量,从清晨6点到中午1点,整整5个小时,张莹硬是咬牙挺了过来。她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坚强,不愿让身边的人担心。

  “希望更多符合条件的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之光。”张莹的善举不仅挽救了一个陌生生命,也在桐城掀起一股暖流,激励越来越多人关注并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

  张莹用行动证明,平凡人也能成就非凡的善意。一场跨越血缘的生命馈赠,悄然改变着两个家庭的命运,也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 通讯员 吴楚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