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新闻->正文

以深化改革添动能开新局
改革潮涌 宜城向“新”

  长江北岸,改革潮涌。

  “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一年来,安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梳理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明确276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首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年来,安庆响鼓重锤、砥砺前行,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营商环境优化、城市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深入谋划、扎实推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构建发展新优势。

  “要推出更多自下而上的首创性改革”“要打造更多具有安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品牌。”市委书记孟景伟进一步明确改革路径,构建起清晰的改革路线图。安庆正以差异化实践书写首创性改革答卷。

  精耕细作

  打好财税改革“精细仗”

  发展大计,财政为基。

  安庆的选择精准有力:从财税改革破题。

  零基预算改革2.0版出炉,标志着安庆财税改革进入全新阶段。

  部门支出颗粒化管理,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这些看似专业的词汇背后,是一场深刻的财政革命。一把尺子量到底,市财政局开展成本绩效管理,促进“业、财、绩”深度融合,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在城市运行、交通运输、政府运行三大领域创新建立52条支出标准,统一尺度、严控成本,核减支出4900万元,降本率达16.8%,更多真金白银,回归发展民生。

  金融改革全面推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赋能创新立市、产业强市、文旅兴市。在县域全面推行“无贷”活跃市场主体金融服务“大数据+清单+专属企业名单”模式,以太湖县为例,通过EAST系统对近万户企业精准筛选,建立“无贷”企业台账,并确定536户活跃市场主体,实现授信11.15亿元,建立起一套精准的金融服务体系。

  从预算编制到项目管理,从资金使用到绩效评价,一切都朝着更加精细、更加精准的方向迈进。

  刚柔并济

  打造营商环境“新温度”

  执法,可以很温暖。

  今年初,安庆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外地货车存在非法改装嫌疑,但没有简单罚款了事。鉴于该违法行为系首次、情节轻微且能当场改正,执法人员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温暖了异乡人的心。

  这是安庆推行柔性执法的真实写照,更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缩影。

  在安庆,营商环境不再是抽象概念。它化作每一次温暖执法、每一次高效审批、每一次贴心服务:“三书同达”,如同老友叮咛,温暖市场主体;“综合查一次”,免去奔波之苦,减轻企业负担;工程建设领域,改革刀刃向内,深化招投标领域数字化改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标全国一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安庆的“满宜办”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亮。

  改革,既讲力度,更有温度。

  破旧立新

  奏响乡村治理“和谐曲”

  广袤乡村,新风拂面。

  高价彩礼、铺张浪费——这些陋习在安庆已悄然退场。“红白喜事宴席每桌不超过400元”“礼金限200元”……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将此类标准写入64个村民组的“组规民约”。李强总理对当地围绕红白喜事操办等完善村规民约、有效减轻群众开支表示赞赏。

  成效立竿见影,婚丧事宜办理成本直降70%以上。白纸黑字,落地生根。安庆市、桐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潜山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岳西县、桐城市入选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

  大山深处的“一宅两院”创新模式也备受赞誉:对“住而未满”的半闲置农房进行改造,一楼自住,二楼民宿,外挂楼梯,主客分离,既保留了农家院落的生活气息,又丰富了乡村业态;既有效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资产,又带动村民就地创业就业、村集体增资增收。

  改革,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匠心独运

  城市更新圆“安居梦”

  古城之中,新事不断。

  迎江区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居民自治”解危模式,创新推进城市D级危房原地拆除重建,通过争取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危旧房改造资金、区级配套资金、居民自筹资金,拆危房、建新房,让群众重新住上了好房子。

  不离故土,安居圆梦。这一创新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范本。

  建筑工地上,由“六尺巷工作法”衍生的“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已成为亮丽风景,扫一扫维权信息告示牌上的二维码,工资发放、投诉举报、法律援助等功能一键触达。 首创“行政执法+劳动仲裁+司法调解”三级联动,整合人社、司法、公安等10余个部门资源,截至2025年9月,化解欠薪、工伤等纠纷437起,涉及金额623.53万元。

  “六尺巷”这条历史窄巷,在现代治理实践中越走越宽。

  融合创新

  激发改革发展“新活力”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安庆走出一条黄梅戏文化传承创新之路,“黄梅戏+文旅”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黄金周·黄梅戏”品牌逐步打响,戏曲朝圣之旅等多条精品线路相继推出,“黄梅戏进景区”成为常态,“游客变戏迷,戏迷变游客”渐成趋势,“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引领文旅新风尚……

  媒体融合改革,安庆敢闯敢试。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实现机构、新闻生产流程、人事薪酬管理、市场运营机制全面革新,人员“全体起立”,机构瘦身健体,流程因网而变。“安庆市开展融媒体队伍‘全体起立’重找座位改革”成为市级媒体改革样本。

  国企改革同步深化。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改革主体任务已完成94%,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大湖公司等11家国企脱钩划转、整合重组,今年1-8月,全市国企营收新增22.1亿元、增长22.9%。

  从乡村到城市,从工地到写字楼,改革的暖流浸润每个角落。

  点绿成金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

  安庆交出精彩答卷。

  今年7月,桐城市完成首例水权交易,新渡自来水公司向双新自来水公司转让100万立方米用水权,交易金额2万元。既化解用水难题,又盘活存量资源。目前,桐城、宿松、大观等5个县(市、区)已完成12宗水权交易;

  与此同时,凯飞新材料、中望控股等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排污权交易,中石化、神皖发电按期完成碳排放配额1516万吨;

  林长制改革迎来累累硕果,“摇钱树”工程深受欢迎,全市完成高效经济树种植109万株,既成风景,亦有“钱景”;岳西县成功开发首批省级林业碳票8567吨,成功落地全市首笔林业碳票质押贷款,在促进林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多维度转换上迈出新步伐。

  …………

  果园里,新苗破土;工地上,驿站暖心;窗口前,服务温情……改革如春雨,润物无声;创新如星火,正在燎原。站在新起点上,安庆重整发展行装、再擂改革重鼓,一步一个脚印,踏出奋进征程,一锤接着一锤,敲开崭新天地。


(全媒体记者 江露露 通讯员 姚国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