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执法有温度 护航更长远

  记者从市交通执法支队获悉,为期20天的安庆市“护航2025”3号水路交通运输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于本月中旬结束,行动紧扣中秋、国庆“双节”重点时段,通过严密部署、精准执法与创新服务,有效震慑违法行为,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水路交通运输环境。

  (《安庆晚报》10月21日)

  当“水陆空”立体监管遇见“轻微免罚”的人性化举措,这场为期20天的整治行动,不仅展现执法的力度,更体现了生动的治理智慧。执法者手持“利剑”,却未忘记剑柄上留有温暖的余温——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治理最珍贵的平衡艺术。

  科技赋能让执法长出“火眼金睛”。无人机巡航、智能视频监控等手段构筑起立体监管网络,如同在水路交通脉络上安装了一套精密的“神经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精准捕捉船舶超载、违规排放等问题,更将执法从“人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质变。

  但真正让这次行动闪耀人性光辉的,是那些“便民利企”的柔性举措。“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如同在刚性法律框架中开凿出缓冲带,让执法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保留对市场主体初犯、微错的容错空间。执法回访制度更是将管理延伸到处罚之后,变“一罚了之”为“持续关注”,重新定义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的命运共同体。

  在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实施“综合查一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他们登船检查时不只带着记录本,还带着解决问题的诚意。这些细节里藏着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执法的目的不是彰显权力,而是解决问题;不是增加对立,而是促进和谐。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行动查处违规船舶4艘,帮助企业纾解问题1件,约谈走访企业2家。这个数字对比意味深长——执法的最终目的不是惩罚数量的堆砌,而是通过必要的惩戒和更多的帮扶,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更规范、更安全的未来。

  执法实践中,“水陆空”立体监管展现的是力度,而“轻微免罚”体现的是温度。力度与温度并非此消彼长的对立面,而是现代治理的一体两面。没有力度的温度是软弱,没有温度的力度是粗暴。只有当执法者在坚守底线时不失包容,在维护秩序时心怀悲悯,法律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的准则。

  治理之妙,存乎一心。执法的意义不在于开了多少罚单,而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执法者的价值不在于彰显了多少权威,而在于赢得了多少信任。当每一次执法行动都能在人们心中种下对规则的敬畏和对公平的信任,这样的护航才能真正行稳致远。毕竟,最好的治理,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秩序的美好;最有效的执法,是让遵守规则成为人们自觉的选择。


(王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