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传佳话 礼让润童心
近日,以“六尺巷故事”为创作题材的动画片《六尺巷传说》发布会在桐城举行。本次发布会由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文史专家、动画主创、文旅部门代表及媒体嘉宾共同见证这一桐城非遗项目以动画形式“活化”新生的重要时刻,揭开这部承载中华礼让文化的精品力作的神秘面纱。
(《安庆晚报》10月20日)
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以生动的动画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当桐城六尺巷的青石板路在屏幕上缓缓铺展,这部名为《六尺巷传说》的动画片,不仅让尘封的历史焕发新生,更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中华礼让文化的种子。
六尺巷的故事,是刻在桐城文化基因里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理念的生动注脚。以往,这则典故多存在于文史典籍与景区讲解中,孩童们难以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处世智慧。而今,桐城市以动画形式活化非遗,无疑是一次极具巧思的文化传播创新。主创团队没有简单复刻历史,而是邀请文史专家把控“思想性、艺术性、真实性”,用通俗易懂的说书形式串联剧情,既保留“张吴礼让”典故的历史厚重,又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当屏幕里两家从争执到退让的画面徐徐展开,孩子们看到的不仅是宅基地纠纷的化解,更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事哲学。
在视觉表达上,动画片将文化传承藏于细节。桐城派书画的淡雅意境与现代动画美学相融合,桐城古街的青瓦白墙、桐城文庙的飞檐斗拱在每一帧画面中清晰可见,这些流动的“文化名片”,让孩子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触摸到家乡文化的脉搏,建立起文化认同感。
更值得称道的是,动画片并非孤立的文化产品,而是构建了“正片+衍生内容+文旅融合”的完整传播矩阵。8集正片陆续上线后,“六尺巷文化小课堂”将深入解读礼让典故与非遗知识,“动画取景地打卡路线”则打通线上线下,让孩子们从“追剧”走向“研学”,在实地探访中深化对文化的理解。而推动作品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计划,更让这则中国故事有了国际表达的可能,让中华礼让文化成为跨越国界的精神财富。
文化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要找到与时代同频、与受众共情的方式。《六尺巷传说》用动画“语言”,把“礼让”转化为可看、可感、可学的生动故事。当孩子们在屏幕前为张吴两家的退让点赞时,“让他三尺”的包容与智慧,已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正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