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宗祠“老阵地” 谱写乡风“善治曲”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10余起
10月28日,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的吴氏宗祠里,一场因宅基地边界引发的争执被悄然化解。理事会成员没有说教,而是摊开老图纸,用熟悉的乡音讲起家族谦让的传统美德。不过1个小时的功夫,原本面红耳赤的双方便握手言和。
曾经矛盾难解的虎山村,如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这一转变,得益于村里将闲置的吴氏宗祠活化利用,让古老祠堂焕发新生,成为乡村治理的“前沿阵地”。
吴氏宗祠是虎山村的一座文化地标,因年久失修,成为村庄角落里一处闲置的古建。今年,该村“两委”将其重新盘活,严格筛选了5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乡贤,成立吴氏宗祠理事会,明确其矛盾调解、文化传承、乡风倡导三大核心职能,为宗祠的“重生”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理事会扎根乡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走出一条接地气的调解路子。他们不摆架子,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乡规民约讲道理、摆事实,成功化解了宅基地、赡养老人等“急难愁盼”纠纷。截至目前,理事会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将问题化解在基层。
理事会还以宗祠为平台,大力弘扬文明新风。通过定期评选“好婆媳”“文明家庭”,并张榜公示其事迹,为全村树立了身边榜样;在传统节日,这里会举办写春联、包粽子等活动,增强村民的归属感;累计开展10余场道德宣讲,用朴实语言将诚信、互助、环保等理念浸润到400余名村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