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以综合素养筑基 让基层干部当好“一线答卷人”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矛盾化解的“前沿主战场”,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直接关系治理效能与群众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这为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唯有以政治铸魂、以实干强能、以廉洁守底,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才能让基层干部在广袤大地交出群众满意的答卷。

  政治铸魂,筑牢立身之本,把稳“定盘星”。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唯有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部分干部出现“本领恐慌”,根源在于理论学习不深、政策把握不准。各地应搭建“线上+线下”多元化学习平台,推行“精准滴灌”培训,通过“行走的课堂”“沉浸式模拟”让理论学习鲜活起来,让干部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龙泉市设立“下村日”制度,要求干部每周深入基层抓共富、办实事,正是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生动实践。基层干部要把政治素养作为第一素养,在常学常新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不偏航、不走样。

  实干强能,锤炼履职之技,练就“硬功夫”。群众评价干部,看的不是口号喊得响,而是实事办得实。从丽水市年轻干部张华康深耕生姜种植,整理出高山种植手册;到重庆市丰都县通过“老带新”结对,让唐茂从田垄“门外汉”变成群众“贴心人”,这些案例印证了实干是能力提升的最佳路径。基层干部要主动投身产业培育、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重难点工作,在田间地头学技能、在家长里短中练本领。要善讲“土味话”、会办“民生事”,把“书面政策”转化为群众易懂的“土味快板”,用解决“饮水安全”“医保报销”等“关键小事”的实效,回应群众期待 。

  廉洁守底,涵养清风之气,守住“生命线”。基层干部手中的权力虽小,却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微腐败”也会侵蚀群众信任。筑牢廉洁防线,既要靠思想教育,通过警示教育、廉政谈话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更要靠机制约束,整合村务监督、群众监督等力量,让党务、村务、财务在阳光下运行。只有坚守“公生明,廉生威”的信条,不碰红线、不越底线,才能在群众心中树立威信,为开展工作筑牢信任根基。

  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其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要坚持“学”“干”“廉”三位一体,以精准培训补短板、以实践历练强本领、以严管厚爱激活力,让基层干部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既敢于担当又清正廉洁。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支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以过硬素质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朱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