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专家共话海洋珍稀物种保护
11月22日至23日,濒危小型鲸类保护生物学会议暨第九届两岸三地鲸类研究和保护研讨会在安庆召开。
本次会议由安庆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主办,共有两百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会,会议聚焦濒危小型鲸类保护生物学前沿议题,旨在交流最新研究进展、分享保护和管理的先进经验,促进两岸三地及国际间在鲸类研究与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
此次会议主题为交流鲸类动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分享保护和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促进两岸三地及国际濒危鲸类研究和保护的交流合作。安庆师范大学于道平教授作了《淡水豚水力适应的形态特征》的口头报告,让海内外专家学者了解了安庆江豚保护与研究工作。
记者了解到,“两岸三地鲸类研究和保护研讨会”自2005年在中国台湾举办首届,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会议主题从最初单纯的鲸类保护逐步拓展至涵盖鲸类、鳍脚类、海龟类等在内的海洋濒危物种保护,并从生态系统层面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包括方法论研究、种群生态、搁浅救护、物种演化、栖息地界定、保护地管理,同时关注公众保护意识和利益相关者态度等多个方面。近年来,会议逐渐吸引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