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卫新闻->正文

帕金森病 不只是“手抖”那么简单

  在公园散步的老人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的手臂在静止时微微颤抖,走路的步伐小而缓慢,脸上的表情似乎没有那么丰富。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信号。它不仅仅是公众熟知的“手抖”,而是一个症状多样、需要全面关爱的健康问题。

  大脑的“信使”系统故障

  我们大脑中有一个负责运动协调的指挥中心,其中的黑质区域如同重要的“信使工厂”,专门生产名为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负责在不同脑区传递运动指令,确保动作流畅协调。当这个工厂衰退,多巴胺产量严重不足时,运动指挥系统就会出现问题,引发帕金森病的各种症状。这个过程通常是缓慢的,往往在症状出现时,多巴胺减少已超过50%。

  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多巴胺系统异常外,α-突触核蛋白在脑内的异常聚集也是重要特征。这些异常蛋白质形成的“路易小体”会干扰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多元化的症状表现

  很多人将帕金森病简单理解为“手抖的病”,这种认识远远不够。

  运动症状是疾病的“表面现象”,帕金森病有如下四大主要运动症状:

  运动迟缓,患者感觉身体如“生锈”,动作启动困难且缓慢。走路时步子小,转身需多步完成;面部表情减少,显得严肃;写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

  静止性震颤,是最为人熟知的症状,表现为手部放松时的“搓丸样”颤抖,紧张时加重,行动时减轻。

  肌肉僵硬,四肢和躯干变得僵硬,活动时感觉明显阻力。

  姿势平衡障碍,站立时身体前倾,走路时小步快走,刹不住车,容易跌倒。

  非运动症状是隐藏的“麻烦制造者”。如下几种非运动症状出现得更早,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

  嗅觉减退常为帕金森病早期的标志性非运动症状,甚至早于运动症状数年出现。

  睡眠问题,特别是“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在睡梦中会将梦境付诸行动,出现喊叫、踢打等行为。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头晕)、多汗、排尿困难等。

  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相当普遍,这并非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疾病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其他症状,包括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以及后期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

  科学诊治策略

  诊断先行。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专科医生的临床评估,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可借助脑多巴胺转运体PET/CT等特殊检查协助诊断和鉴别。

  综合治疗。虽然目前尚不能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患者完全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基础,左旋多巴制剂是最有效的药物,此外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

  需要特别纠正一个常见误区——许多患者担心左旋多巴用早后,后期会无效而拒绝用药。这是一个错误观念,现代医学主张一旦诊断明确且症状影响生活,就应开始治疗,拖延治疗反而可能带来更多问题。

  康复治疗同样重要。药物让患者能动,康复训练教患者如何动得更好。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吞咽训练等。太极拳、步行、瑜伽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对于部分药物效果减退或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即“脑起搏器”治疗。

  生活精细管理

  日常生活中,帕金森病患者科学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安全居家:减少地面障碍物,浴室和厕所安装扶手,保持良好照明,预防跌倒。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高蛋白食物可能影响药效,应与服药时间错开。

  积极心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规律作息:固定作息时间,按时服药,坚持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奏。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是一场“持久战”,但绝非不治之症。现代医学的进步让我们有越来越多方法帮助患者控制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通过科学认识、规范治疗和全社会的关爱,我们完全能够帮助患者驾驭好生活的“方向盘”,继续享受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施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