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曾参加全国火炬设计征集
退休工程师为“科技之火”喝彩
第十五届全运会于11月21日正式闭幕,这场科技赋能的体育盛会,不仅为赛事注入了创新活力,更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鲜活注脚。“最令我震撼的是那簇穿越深海而来的‘科技之火’!”现年72岁的安庆石化退休职工李世楠感慨,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深潜1500多米采集可燃冰“源火”,实现“深海取冰、燃冰成炬”的创举。回想自己28年前曾参加全国火炬设计征集活动,李世楠心中更是豪情满怀,既为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倍感自豪,也为自己曾与全运火炬梦结缘而心生暖意。

72岁的李世楠老人展示自己获得的证书和纪念章。
“1997年4月,我在《新民晚报》上看到第八届全运会火炬设计征集公告,于是也想报名参加。”李世楠介绍,当年他在安庆石化炼油厂担任一名设备工程师,刚刚成功设计制作出厂区首个内燃式火炬点火装置并投用,获得单位及同行的广泛好评。为参加第八届全运会火炬设计,李世楠凭着炽热的创作热忱,业余时间伏案钻研,将工业场景中积累的节能环保理念融入设计,同时将举办地上海市花白玉兰的花形融入火炬造型设计,构思出简洁大方且兼具实用性的火炬方案。
据了解,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共收到全国上百家单位和个人提交的一千多件作品。李世楠说虽然自己的作品最终未获选用,但令他意外和惊喜的是,同年7月居然收到了筹委会的证书与嘉奖——一本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大红钢印、镌刻国徽的荣誉证书,两枚珍贵的纪念章。
11月21日,李世楠老人将珍藏28年的证书和纪念章向记者一一展示,翻开鲜红的荣誉证书,记者看到里面注明:参评作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主会场火炬台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纪念奖,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筹委会和新民晚报社,以及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两枚纪念章做工精良、崭新如初,一面为八运会会徽,一面为吉祥物。会徽图案的上半部分,将代表八运会的“8”和代表上海的汉语拼音字母“S”重新组合,视觉上既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下半部分以“8”字为基础,一环套一环,象征着八运会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体育盛会。吉祥物图案采用卡通牛(八运会在牛年举行)的绘画技巧,意喻“初生牛犊不怕虎”配以跳跃动作,富有勃勃生机的体育气息。
“这两件礼物弥足珍贵,这份记忆至今熠熠生辉。”李世楠老人表示,也就是从那次参加设计征集开始,他深刻地理解了全运会“全民全运”的理念。如今退休多年的他身板硬朗、一直热爱运动:乒乓球能熟练运用拧拉技术,足球场上依旧能驰骋几脚,作为小区业委会成员的他积极推动小区健身场所建设,辅导小区里的孩子打球。用李老的话说,这跨越28年的火炬之光依然在心中闪耀。
当看到今年十五运点燃的“科技之火”,李老发自内心的自豪并喝彩:“火炬的圣火取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由‘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原位采集引燃,借太阳能光伏供电完成‘天之光燃海之火’。主火炬塔上熊熊‘燃烧’的,并非传统火焰,而是电光水雾模拟的虚拟火柱,依托100%绿电驱动,实现了环保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让我由衷为敢为人先的中国科技人喝彩!也希望这项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走向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