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替课风”流行是学业迷失的危险信号

  在大学,替人上课点名答到,并不是新鲜事儿,但时下出现的“专业替课”服务,着实要引起关注。据半月谈报道,当前,在大学给研究生有偿“替课”已成香饽饽,“不仅报酬高,还因为研究生忙于科研而没空上课,更容易发展成长期客户”。特别是明码标价的有偿替课现象正在一些学校蔓延,亟须警惕。

  事实上,“替课”之风早就在高校兴起,估算起来至少有很多年了。“早自习最累,早上8点1节课25元,其他时间的普通课程20元1节。专业门槛高的实验课,价格能涨到35元到65元不等。”在课堂上替“雇主”喊次“到”就可以轻松赚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钱。“有偿替课”俨然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在上大学后花钱雇别人替自己上课,这要是放在三四十年前简直令人不敢相信。时代真的变了,变得让人不知如今是何年何月。有人说,如今大学课堂千篇一律,缺少生动的授课氛围,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知识,这是教师的授课问题,也是学校的课程设置问题。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这些绝不是逃课的主因。

  其实,除了“替课”风靡高校,如今很多事情都可以“替”,除了替课还有替考、替写作业、替写论文、替洗衣服、替拿快递等,总之,有偿之“替”现已成为时尚。君不见每天无数条信息中不少都是“枪手”或“替课”之类?替别人办事未尝不可,但如果连上课和考试都要“替”,既违规又违法。

  当前,每当谈起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观或人生观教育,不但大学生自己,就连其他人好像都以为是玩笑。然而。大学生经常找人替课,肯定是学业迷失的表现。众所周知,就是时代再变,大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核心绝不会改变。“替课”替不来学业,也无法面对就业等激烈竞争,更无法在知识储备、专业结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更高要求。

  由此,“替课风”流行是学业迷失的危险信号。迷失的大学生就是在理想、追求、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出了问题,也是缺乏正确引导所导致。大学生是成年人,但其心智、法治观念却还处于幼儿阶段,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替课”折射出的问题值得警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


(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