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桐城市->正文

选定合伙人 盘活当家塘

  冬日暖阳洒在桐城市新渡镇胜圩村徐庄大塥的堤埂上,挖掘机铁臂挥舞,清淤、清杂、清运等工序有条不紊推进。机器轰鸣声中,这片承载着村民几代人记忆的当家塘,沉寂多年的徐庄大塥正悄然焕发新生。

  徐庄大塥曾是周边群众心中的“风水宝地”——60亩的蓄水面积,常年水波潋滟,鱼翔浅底间水鸟啁啾,岸边杨柳依依。清晨,女人们在塥边浣衣,涟漪随木槌起落扩散;午后,男人们打捞水葫芦喂猪,水珠溅起折射阳光;傍晚,孩童们在埂上练习水漂,笑声随水波远荡。清凌凌的塥水,盛满了村庄四季的烟火与欢畅,也沉淀着乡亲们最温暖的记忆。

  后来,因为年久失修、管护乏力让塥内淤塞日甚,芦蒿丛生,变得千疮百孔。每逢干旱季节,裸露的淤泥散发着腥秽,昔日当家塘成了村庄环境的“污染源”,也断了周边100亩良田的灌溉保障,群众整修呼声日益强烈。

  转机出现在“宜居桐城”行动的深入推进中。11月22日,胜圩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泽洲在徐庄组主持“村民说事”会,专题商议徐庄大塥整治事宜,并特意约请了徐伟等4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参会。这四位老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胜圩村人,徐庄大塥的清澈与欢腾,是他们童年最深刻的印记。当王泽洲细数大塥的现状与隐患时,老人们心中的记忆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重修大塥的念头愈发坚定。

  “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塘堰就这么废了!”听罢情况介绍,徐伟率先拍板,另外三位老人纷纷响应。四人当场决定合伙出资,不仅要整修大塥,更要发展水产养殖,让“死水”真正活起来。当日,在王泽洲的见证下,徐伟等4名合伙人与胜圩村及徐庄村民组正式签署协议:四人共同出资8万元用于大塥整修,投产后每年向徐庄村民组支付4000元水面租金,同时郑重承诺保障塥下100亩良田的抗旱用水,实现生态改善、产业增收、民生保障的多重效益。

  如今,徐庄大塥整修工程已全面开工,清淤清杂工作正在加紧推进。“等工程完工,我们就投放鱼苗,再把埂边好好绿化一下。”徐伟站在堤埂上,望着正在作业的挖掘机,眼中满是憧憬。徐庄大塥的重生,既是“村民说事”制度听民意、解民忧的生动实践,更是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未来,水清、鱼肥、岸绿、景美的徐庄大塥,将成为该村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全媒体记者 许娟 通讯员 孙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