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较好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发展新动能增强
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0个,转化开工292个、当年转化率67.9%。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超1000亿元,增长26.3%。全年共组织10批次、21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65亿元。
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新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服务平台31个,入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620家。13家企业晋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全市电商交易总额102亿元、增长10%。
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
勇进路等18个道桥工程竣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1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76万平方米。1180名干部进驻404个村,实施衔接项目3087个、资金超18亿元。
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
承接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92个。安徽自贸区安庆联动创新区获批,安庆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跨境电商“9710”业务正式落地。安庆会展中心建成,举办中国安庆(冬季)国际汽车博览会。
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获批。全年优良天数比例88.8%、提高0.8个百分点。建成运行林长制智慧平台,完成人工造林8.1万亩。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评价居全省第一。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90%以上。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28亿元。组建城乡教育联合体72个。桐城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效。
2022年 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设定为增长8.5%以上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支持市筑梦新区全年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企业40家以上,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标杆企业10家。新认定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0家以上,实施技术攻关50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5个以上,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30亿元以上。
关键词 制造名城
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力争30亿元以上项目县(市、区)全覆盖,50亿元、100亿元大项目取得更大突破。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以上,新增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2万名以上。力争汽车及零部件和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50亿元、400亿元。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0家以上、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以上。新增网销额超千万元企业5家,全市电商交易额110亿元。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0个以上、竣工项目150个以上。全年为企业减负16亿元以上;大力开展政银企对接,新增贷款超500亿元。举办汽车、童装、刷业、塑料包装等特色品牌展会8场以上。加快发展潜山、太湖、岳西、宜秀环大别山民宿产业带。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新改造棚户区3848套,新增公共停车位3000个、充电设施600个,建改转农贸市场46个。提升倒扒狮、大南门等一批文化街区,完成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故居旧址复建和读书处修缮。支持潜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高标准农田27.7万亩,新增农事服务中心12个,建设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10个,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奋力打造“满宜办”政务服务品牌。推动上海安亭汽车零部件安庆产业园取得实质性进展、签约落户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以上。实施开放平台拓展工程,落实安徽自贸区安庆联动创新区首批试点任务,高质量建设运营五大“国字号”开放平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以上;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长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推进沿江湿地和华阳河湖群湿地生态修复;全力打造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以上,实施亿元以上绿色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
关键词 民生福祉
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3.5%,创建特色普通高中10所以上;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基本建成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持续推进“1+9+N”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加快推进安庆石化绿化隔离带建设;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成“城市生命线”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