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版有演”版画作品赏析
金秋时节在安庆美术馆展出的“有版有演-2023’安庆版画·黄梅戏戏曲题材作品展”共计展出作品53件,有黑白、套色等多种版画形式。
“有版有演”是安庆版画的一次全新的探索实践。若干年前,安庆的版画家们就在尝试用版画的形式创作黄梅戏题材,其间出现了一些力作。徐寒杰的绝版套色《戏里戏外总关情》用素雅的色彩、温和细腻的版画语言,直接、生动地表现当代黄梅戏领军人物韩再芬和她的戏,刻画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朴实无华,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黄若谷在2018年创作的黑白木刻《梨园寻根》没有直接表现某一出戏,而是把魔方与人物(包括戏剧人物)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变幻莫测呼之欲出,深刻的思辨效果和思想内涵通过现代版画这一形式,展现得十分充分。
今年的安庆版画创作与黄梅戏艺术进一步融合,特别是中国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班苓女士受邀为此次展览创作的《精典黄梅戏一》独具传统木版戏画的韵味,以丰富的色彩表现两位戏剧人物,背景是单纯的市井解构,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反差,对传统木版戏画实现了完美超越,凸显了古老的戏曲文化和版画艺术共同的生命力,极大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戏曲版画的审美需求。安庆老版画家陆平先生的新作《人生如戏》是一幅缅怀大师严凤英的黑白木刻作品。严凤英永恒的微笑早已定格在了观众的心里,而她那微笑背后被凌辱、毁灭的悲情却很少被人们提及。陆平的作品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令人震撼、沉思。
安庆是黄梅之乡、版画之邦,两大艺术品牌的融合,有“版”有“演”,交相辉映。戏作为版画的一个载体,必然会在各个角度的二度创作中有所升华,为更多的人所认知,同时,版画艺术在对戏曲题材的思考和提炼中也会得以提升和开掘。
这次展览中的中青年画家也表现不俗,他们的作品清新脱俗又不乏深刻的思想。陈可的铜版画《乌金记》的造型语言高度凝练、生动有趣。贾刚的水印版画《并非传奇》游走于戏里与戏外、纪实与抽象之间;汪红光的绝版画《黄梅芬芳香自来》是黄梅戏角色的集合,也是戏剧人物造型的集锦,一招一式总关情。金云的绝版画十二生肖系列已完成《黄梅灵兔》《虎年婵娟》两件,其创意独具特色,很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更可喜的是,安庆版画伴随着黄梅戏题材已经走进校园,此次展览中的少儿作品尤为可爱,孩子们正成为安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人。中青年版画家和少年儿童满怀激情,通过版画的形式表现黄梅戏的精神内涵,彰显出安庆版画人的精神风貌和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