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在太湖发现5种猛禽
安庆生态保护给力 “野生朋友”频频出镜

  为掌握我市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变化趋势等,自7月份开始,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生态环境局、安庆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淮北师范大学联合对我市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良好。

  “快看,天上有猛禽!”7月23日下午,调查人员对太湖县花亭湖附近一处森林样地开展监测时,发现了一只成年蛇雕。它目光锐利,翼展宽广,是一种喜欢捕食蛇类的猛禽,又名蛇鹰或凤头捕蛇雕。这只蛇雕在空中久久盘旋,接连飞越了两座山头,才在调查人员的视野中消失。

  当天下午,调查人员还在此地陆续记录到了黑鸢、凤头鹰、赤腹鹰和红隼等猛禽以及同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画眉。其中,蛇雕、黑鸢和凤头鹰为中型猛禽,赤腹鹰和红隼为小型猛禽;共记录到5只黑鸢,堪称当地猛禽中的优势品种。

  仅仅一个多小时就记录到六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其中更有五种是外形令人震撼且并不多见的猛禽,太湖县的这片山林给调查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介绍,猛禽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类群,常以鼠类、蛇类、鱼类和大型昆虫等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调控作用,是反映当地生态系统完整度和生物资源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

  猛禽数量往往较少,且容易受到生态环境破坏、盗猎、毒药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一旦种群密度出现巨大下降就难以迅速恢复,因此对其加以保护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此次在太湖县发现如此众多的猛禽,反映出当地在生态保护和林业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除了发现不少珍稀动物外,调查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珍贵植物。在宜秀区柏年河水域发现了一片生长良好的粗梗水蕨群落,植株有1000株左右。粗梗水蕨是一种生长在淡水中的水生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药用、食用及科研价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极危物种。它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湿地,由于受到过度采食、水体富营养化、围湖造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野外种群数量在急剧减少。

  粗梗水蕨对生存环境十分敏感,常被视为生态环境的指标性生物。如果在野外能够成片生长,表明当地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此次在宜秀区柏年河水域发现它,说明柏年河流域水体得到了有效保护,为珍稀植物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调查人员还在潜山市板仓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一处厚朴野生群落,其中胸径10厘米以上的厚朴中树和大树约有20株,幼苗、幼树和小树约有120株。厚朴是我国三大木本药材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厚朴群落曾遭受两次大规模的砍伐,其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目前残存的厚朴种群规模较小,多为零星分布,野外结实和更新状况不良,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厚朴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野生厚朴的踪迹日益难寻,本次发现表明潜山市板仓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我市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取得较好成果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多年来坚定不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我市全面构建以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实施大别山珍稀植物和鸟类等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

  同时,我市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率先实现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全覆盖,安装野外监控设备,设立巡护员,切实加强野外监测巡护。此外,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特色生态产业,持续深化岳西“两山银行”建设试点,推广潜山“皖美潜宿”民宿集群模式,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陈俊)